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将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通感的研究中。作者探讨了认知语言学对通感的阐释在如下三个方面的不足:1)通感的动因问题,2)通感形容词的词义问题,3)通感的认知机制与意义建构问题,以期望大家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应该遵循联想和想象原则,即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进行丰富表达,由表及里,最终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契合。如果我们读诗"只拘泥于诗歌语言文字本身所有的意义和情味"(叶圣陶语),没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诗歌的鉴赏力就无从谈起,因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就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论述作了简要的分析归纳,认为路易十六改革、中央集权和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都促成了革命的爆发,而并不是人民生活的贫困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蔡玲 《现代语文》2009,(12):87-87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失去了其原有的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本来面目,沦为应对考试、获取高分的一门工具。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还要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标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文章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而提出一个具体的意象图式——动觉感官图式,旨在探讨通感隐喻的认知模式,并为研究通感隐喻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中央对高校新时期培养人才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同时也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政治保证。目前,高校中受教育群体绝大多数是90后大学生,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两方面严重缺陷:一是教育时间上的滞后性;二是教育体制上的单一性。应充分了解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利用入学后的“思想空白期”,以入学教育为切入点,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没有被正确定位,目前存在着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一些互动策略来改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以生为本,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