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84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李薇 《教育评论》2014,(4):22-24
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提供了启示。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机理,以需求为导向,以学习产出为标准,厘定培养目标;基于价值链机理,以典型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为指引,构建培养模式;基于全生命周期机理,将真实的职场环境设为教育环境,搭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集成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3.
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八仙岭以及周边的一些山岭,满眼葱郁的绿色,还有一些山上人家。忘了是从何时开始,去年,还是今年年初,窗外的景致开始发生了变化,一座据说是亚洲最高的青铜观音像出现在眼前。原来这是一位香港富商捐资十亿港币兴建的一座佛寺。因为这座寺庙的关系,听邻居说,我们还有周边的楼价都被带动起来,至少隔壁邻居最近房子转手,比他四年前购买的时候,翻了一番。而我家附近的楼价飞涨,还有另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部分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一对一的访谈调查,初步了解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倾向.调查发现,高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存在政治敏感度不高,思想多元化趋势显著,易产生不满情绪;个人思想与价值观主动输出倾向明显;更易受到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政治意识淡漠,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和认同等现实问题.在现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既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遵循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队伍发展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党对海外归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把握;以爱国主义旗帜引领海外归国青年教师群体工作全局;坚持求同存异,杜绝“先入为主”的思维误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海外归国青年教师发挥才干的环境;拓宽政治意愿表达渠道,建立畅通高效的双向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95.
快乐对于我来说,非常地简单.就像现在,北京的酷暑天,刚刚打完一场球,冲了一个热水澡,虽然外面的气温很高,晚上十一点多了,还是差不多三十度,但是我坐在有空调的房间,一边听着我最喜欢的爵士音乐,一边写这些东西,我觉得我的人生是非常快乐的,因为我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安排生活着.  相似文献   
96.
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可以作为载体有效帮助高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高校VR思政课程学生接受度模型,探究在沉浸式VR和交互式VR中,高校VR思政课程学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两种VR环境的思政课中,感知有用性与想用态度有显著差异,感知易用性与认知负荷对技术接受度均无显著正向影响,成就目标对技术接受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在以虚拟现实技术支撑课程的建设中应注意:剖析课程内容归属,合理选择技术类别;提升环境资源设计,契合学生能力水平;强化内在动机培养,优化教学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97.
基于心流理论构建研究模型,考察学习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获得心流体验的影响因素,以及心流对持续学习意愿的作用机制,为深入探索虚拟现实学习提供新方向。选择在基于HTC VIVE配套设备的虚拟现实学习环境中,实施大学生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搜集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心流发生的前因包括多目标取向、交互性、自我效能和临场感,其中的自我效能是促进心流体验的最重要因素;心流体验通过影响价值认同感和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持续意愿;感知有用性在心流对继续意愿的影响中起着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8.
青少年体育健康问题上升国家战略高度。“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是一个在青少年体育领域内,由“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综合而成的全新概念,学界还未深入探讨与挖掘。充分结合“健康管理”理论,基于对“青少年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归纳“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内涵与特征。概念特征包括:“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核心供给主体;健康医疗等事业、非营利性机构是重要支撑;始终强调青少年受众被动接受“体育健康促进”与主动应用“体育健康素养”相结合;供给产品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公共财政补贴是解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矛盾关键方式;“互联网虚拟社区”是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技术基础与激励条件。最后,基于概念属性展望“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的未来研究趋势,包括:开发“运动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三维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学校”“社区”“医疗部门”“健康管理机构”和“家庭”的协同供给机制;深度开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联赛体系”营造“体育健康素养培育”空间;实现“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局限,以及加快“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建设,破解公共服务资源闲置问题。  相似文献   
99.
训练分期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的经典理论,几乎所有体育项目在训练实践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为继马特维也夫之后对训练分期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图德·邦帕以其六版著作《训练分期:理论与实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认可。2018年11月,邦帕教授受邀来华,并在上海与国内学者和教练展开了一次精彩对话。本文一方面再现了与邦帕教授对话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对话的基础上由五位学者分别围绕训练分期理论的理论特征(熊焰)、训练分期理论的实践应用(资薇)、传统分期理论与板块分期理论(于洪军)、现代科技对训练分期理论的推动作用(黎涌明)和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陈小平)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本文作者一致认为,训练分期理论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需要更大程度借鉴多学科基础研究的成果,更大范围运用现代科技的设备和方法,更快速度实现训练经验向训练科学的迈进。  相似文献   
100.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智育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学生的文化成绩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分层抽样调查了广东省2499名小学生,通过测试体育运动项目一分钟仰卧起坐和文化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应用线性回归模型以校正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学校,多个年级的多个水平上,衡量体育运动能力对文化成绩的效应,并用meta分析和pooled分析综合评估其效应值的大小,最后采用偏相关系数进一步描述了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与小学生文化成绩之间的关联.二者相关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暗示了鼓励和促进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练对于提高学习成绩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