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古典诗词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倒喻、博喻等多种形式,倒喻、较喻和博喻是其中特殊的三种。1.倒喻倒喻,也叫逆喻,是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有意改变一般比喻本体在前、喻体在后的格式,把本体和喻体颠倒过来。倒喻能使本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而且意趣盎然,新奇精妙。如秦观《浣溪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通常比喻都是以具体可感的事物去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事物,可词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却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令人耳目一新。再如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相似文献   
62.
相传乾隆皇帝同刘墉等大臣登上城楼观景,恰巧有一人家出殡,抬着棺材向城外走.不一会儿,又见一家娶媳妇,抬着花轿走过城楼下.乾隆就问刘墉:"刘爱卿,都说你聪明过人,现在我问问你,你说全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疑惑不解,刘墉就解释说:"国家再大,一年内生的也只有一个属相,死的却是十二种属相."乾隆的问题是无法用确切的数字来回答的,刘墉却用模糊语言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63.
寂静的夏夜.当人们在微风中纳凉时,常会发现一盏盏绿色的小灯笼,在河边或田野徐徐流动,恰似在空中熠熠生辉的流星,这就是萤火虫。萤火虫流动的闪光在夏夜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诗意.古人也对它产生了一些奇特的理解。有人认为萤火虫是腐烂的水草变的, “腐草为萤”的说法在占书上时有所见。也有人认为萤火虫是死人尸体的骨髓变的,这其实是把磷和萤火虫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64.
说说"行色"     
"行色匆匆"常用来形容人风尘仆仆、匆忙赶路的情形,人们在将士出征、行旅出发时也常常饯行"以壮行色","行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65.
姓氏联选说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春联、喜联、寿联、乔迁联、贺业联、庆功联等可以增添喜气,治学联、修养联等不仅使书房居室朴厚典雅,而且励人奋进。而包含着许多经典掌故和历史名人故事的姓氏联,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66.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5,(10):33-33
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持久 的恒心是不行的,古今中外的大 师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1、北宋沈括写《梦溪笔谈》 用时9年。 2、西晋左思写《三都赋》、 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倾注了 10年心血。 3、清代张金吾编《金文最》 费时近13年。  相似文献   
67.
一.作家并称1.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文学家司马迁。2.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汉魏时期诗人。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初唐诗人。4.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5.高岑:高适和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6.李杜:李白和杜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7.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8.元白:元镇和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9.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诗人。10.三李:盛唐诗人李白、中唐诗人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11.唐宋八大家: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  相似文献   
68.
天文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的运行、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和天空分区等。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少成语就是从中演化出来的。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即夜半、鸡鸣、昧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三更”指深夜时光。“鸡鸣而起”形容勤奋不怠。“日中必彗”是说中午的时候一定要将东西拿出来晒,比喻做事要抓紧良机。“日中则昃”常比喻事物盛极则衰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反面。“日昃忘食”形容专心…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