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德育是人类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因此,从宏观的角度上讲,德育具有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等特点。而作为德育重要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它又具有多开端性,广泛的社会性,情感性及实践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学校德育重要性的日益显露及对学校德育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学校德育的另一些重要特点,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寓它性。我们在过去对学校德育的这个特点研究得很不够,本文试图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学校德育的这一特点的一些基本问题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2.
浅析小学生自律能力培养褚远辉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  相似文献   
3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而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互动关系结构,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工作,以此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社会对于充当教师的人如何行动所寄予的一种期待和赋予的规定。教师的职业角色是与教师素质、作用等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和范畴。教师的作用、价值和职业特点等都是通过教师的职业角色表现出来,并且教师在社会上确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角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和水平。同时,教师的职业角色还具有动态的演变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等特点,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角色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改变,并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八次课…  相似文献   
35.
教育科研作为一种创造性很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它必然要求研究实施的主体对教育科研活动本身产生很强的内部需求,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否则,单靠外部的要求和压力,是不可能高质高效地做好这一工作。反观我国中小学教师,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教师缺乏从事教  相似文献   
36.
本文简要阐述了存在主义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马丁·布贝尔的品格教育思想 ,其中着重介绍了其品格教育思想的两大特点 :德育首位和德育的困难性。这对当前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7.
当前,中小学生一方面承受着过重的课业要素和负担,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的各种课业要素和负担又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叠加在一起,加重了学生对课业要素和负担过重的体验和感受。认识这一特点,有助于科学分析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也有助于为当前减负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38.
作为一种新的备课理念与方法,个性化备课是与传统模式化备课相对立的一种备课方式。它提倡教师以个体的方式进行备课,并强调教师在备课内容、方式和形式等方面的独特性和个性生化。在本文,我们主要分析和介绍这种备课理念和方法的含义、意义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9.
尽管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以课程改革来命名的,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课程改革的层面上,它实际上是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反映时代和教育发展特点、并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以下几种新的教学方式受到了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0.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刍议云南省大理师专褚远辉,辉进宇一、高标准的德育目标与低水平的德育效果之间的“落差性”在我国,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并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应该说,这个德育要求是高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