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解语 《河南教育》2005,(10):49-49
解语:随着新学年的到来,我们学校的各年级又分了快慢班。我接手的是一个慢班,班上的学生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实际上却可以感到他们的失意和压抑。每天走进校门,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校训:尊师爱生勤奋向上。这校训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可深究其中的含义,却不禁让人想到:“尊师”固然是对学生的起码要求,但作为学校和教师,不也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吗?这种凭借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归属——把学习成绩好一点儿的同学放在快班,把另一些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放在慢班的做法,能说是对学生的尊重吗?尽管这种分班方式是开放的、动态的,也就是说,现在在慢…  相似文献   
63.
陈坤 《职业技术》2006,(7):25-27
陈坤,一个影迷眼中的帅哥,一个观众眼中的明星,可谁知道他人生旅途上的酸涩,谁知道他铮铮铁骨的豪情?他真实的人生是另一个他“主演”的故事。  相似文献   
64.
解语老师:我只觉着每日的工作都是纷繁复杂、忙忙碌碌的,总也轻松不起来,对工作也没有什么愉悦、幸福之感。我周围的人,也都和我一样,在仅有的一点可怜的空闲时间里,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过去的工作,我们一天比一天地变得呆板、机械,缺乏创造力,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可是,魏书生、于漪等著名教师,他们又怎么能把辛苦的工作干得如此轻松、如此富有创造性呢?沈思民老师:我想,你来信中所提到的名师成功的秘诀无非有以下几点:一、他们对工作、对事业…  相似文献   
65.
解语 《河南教育》2005,(8):52-52
解语:我是某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工作之余,常常腾出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读读英文原著,翻译些英语小故事等: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校长突然让我跟外科室的一位同事调换了工作。我感觉很不适应,因为新工作是我非常不情愿干的,枯燥,无聊,而且工作环境非常糟,乱哄哄的,对于非常爱静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我想离开,可领导就是不同意。两年来,我工作没有心情,没有了积极性,整天像梦游一般,进入不了状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请解语帮帮我,好吗?  相似文献   
66.
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教师要促使学生把学习的近期目标与远大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最佳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才能自觉自愿地,坚持不懈地学习。本文分析了论学习动机的动力功能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67.
解语老师:最近,班里的几位优等生生出一些令我担忧的事来。比如一个女生因一次成绩下降而想到轻生,三个参加县级竞赛的学生从不在一起玩,更不互相讨论学习上的事,其中有两名学生两年前就开始闹矛盾,到现在也不说一句话。说实话,我心里很不好受我很想帮帮他们,但不知道该怎样去帮。请你告诉我一个良策,好吗?淮滨县尤新尤新老师:据报载,现在北京市评选三好学生除德智体全面发展外,又增加了三个新条件: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心理健康。可见,关注孩子的心灵已不容忽视。《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老师,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8.
自考,自考,我爱之,恨之,喜之,怒之。千百种感情纠缠在心中,剪不断,理还乱。但现实又逼迫我:坚持。  相似文献   
69.
关于英语语言习得的研究一直是语言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语言习得获得成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研究了学习过程和学习材料对语言习得成功的影响及作用,并为语言习得的成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想想最坏     
解语 《河南教育》2004,(12):44-45
解语老师:全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地方都施行了聘任制,我们学校也即将施行聘任制。我想,一向工作还算认雅然老师: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我们无法阻挡和改变的事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是不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与其去紧张、担心、抱怨环境,还不如坦然面对,尽快去适应它。否则,长此以往,你很可能会患上神经衰弱等疾病,那岂不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了吗?有一位知名的精神科医生在治疗神经衰弱的病人时很有一套,他的几位患神经衰弱的病人,都是白领,长期以来因为工作上的压力,以及在工作上患得患失而严重失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