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汉维起名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姓名是一个符号体系,它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汉、维姓氏的来源、起名和结构形式的对比等方面探讨了二者的文化差异,以便加深对二者差异的理解,从而对其所代表的文化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相似文献   
23.
由欧姆定律知,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如能灵活应用,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4.
电表变化题许多同学不知从何着手,常常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如果按照“四步曲”来处理串联电路中电表变化便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了。1 变阻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是因为电阻发生变化引起的,所以判断电阻的变化是判断电压变化的开始。2 总流电源电压不变时,可由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25.
小学教师关于反思日记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思日记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方式。了解教师对反思日记的看法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干预的基础。通过开放式问卷对北京市8所小学的6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教师认为写作反思日记增强了其反思意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写作反思日记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没有时间、缺乏理论知识、找不到反思点和需要专家的指导。教师建议加强反思日记的交流,希望学校管理者给予支持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6.
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社会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科翻译专业(BTI)自2006年设立以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正确翻译观的学生,是各培养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BTI学生理论素质培养,针对当前出现的对翻译理论的轻视、翻译专业师资的缺乏以及课程设置的现实困难,提出应重视翻译及相关理论、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并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7.
在散文《紫藤萝瀑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作者紧紧围绕紫藤萝花抒发感情,由看花到"忆花"再到"思花",层层深入,把紫藤萝花的恣肆风流、辉煌灿烂,又端庄淑雅、耐得寂寞的性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大量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营造出许多新奇生动的意象,把紫藤萝花的生命力形象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28.
谈字母词的分类与语用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越来越多,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来进一步研究它的语义和语用内涵,以使现代汉语在向多样性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健康的发展,使现代汉语能够更好的为语言学习者服务。  相似文献   
29.
一、声现象中考题分类统计 二.声现象中考题特点分析 在2004年17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下称"课改区")中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的基础上,2005年新增加了一批国家级课改区和一大批省级课改区进入课程标准中考,我们从各国家级课改区和省级课改区的中考物理试卷中选择了20份有代表性的省、市中考试卷,对照<物理课程标准>(下称"课标"),按照知识板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中声学(声现象)部分的考题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