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是博士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文章对某"985"高校近三年来1716篇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综合评价和分指标中的"创新性成果"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进而从博士生个体特征和培养方式的视角,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要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比对创新性成果的影响更显著。从个体特征而言,性别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并不显著,年龄越小、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论文质量高。从培养方式而言,录取类别、选拨方式、学习方式、学习年限、论文类型对论文质量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非定向、硕博连读、全脱产学习、学习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论文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32.
张明芬  赵世奎 《考试周刊》2011,(51):217-218
如何为中学生塑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正视缺点,让学生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通过开展自律性活动、他律性活动和激励教育,为中学生塑造健康快乐的心灵。  相似文献   
33.
基于某"985工程"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的总结材料,分析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合作研究和学术交往等学术活动,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开阔学术视野和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影响联合培养博士生留学收益大小的因素包括国外课程设置情况、国外导师的指导力度、合作交流机会的多少和留学时长等。  相似文献   
34.
当前高校课程不及格率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分制的实施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课程不及格率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笔者了解,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并逐年上升的现象,一所万人高校,一学期学生不及格门次动辄达到几千甚至一两万。  相似文献   
35.
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第三方机构在美国学位授权审核体系中不仅参与专业认证发挥专业质量"准绳"作用,而且承担学位授权审核考察评审并出具评审结果的职责。从美国学位授权审核体系演变历程来看,成熟的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离不开州政府、院校、第三方的共同参与,特别是第三方的审核与监督;从第三方参与路径方法来看,第三方已以立法形式确立其审核、认证、监督的权利地位;从第三方参与运行实施来看,实行分类定级审核,审核结果梯度呈现,审核内容突出学生利益。  相似文献   
36.
一、办学目标定位:高等学校发展的方向性价值分析 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办学者对学校性质及目的的总体认识,它不仅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而且体现在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治学方略和发展战略等方面,是高等学校在较长时期内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根本追求。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确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举办者的理想和办学出发点、办学者的理念和策略、社会的愿望和期待、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政府的要求和政策导向等都会对学校的办学目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7.
实证分析表明,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研究生在读期间无论参与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都会对培养质量带来显著影响,但参与纵向科研项目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具有明显优势;不同参与课题方式对提高培养质量的效果有明显差异,在导师指导下承担部分科研工作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效果更为明显;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培养质量的满意率较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课题研究中更多地承担了数据录入、资料查阅、开展实验等辅助性工作。  相似文献   
38.
博士后制度兼具人员聘用和人才培养双重属性,加之各国博士后聘用方式、学术职业竞争性等方面的差异,博士后制度的功能从普遍认为的“蓄水池”逐渐发展至包括“镀金店”“工作场”和“过筛器”在内的四种类型。依据相关理论和文献,本文在博士后制度功能理论构建的基础上,利用2020年《自然》杂志发布的“首次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对全球25个国家博士后制度的功能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高校作为聘用主体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博士后的工作投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但也存在绝对收入水平较低、工作兴趣和国际吸引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博士后的“镀金店”色彩浓厚而人才“蓄水池”功能体现不足。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的多重功能,应着力促进博士后薪酬来源的多样化,着力提高博士后的工作兴趣,切实增强博士后对学术的坚持。  相似文献   
39.
本文在西方学者过度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对过度教育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具体的过度教育预警分析的路径;并结合过度教育预警指标与毕业生供需比关系的分析,初步构建了过度教育的预警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40.
英国、欧盟、美国等研究生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不仅强调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等学科专业知识与研究的能力,也强调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就业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等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些国家和地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提升策略,主要表现在全方位的导师指导、系统的课程规划、普遍的助教岗位、充实的职业训练和跨学科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我国可以通过制定更具个性化的能力框架、加强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科研训练项目等方式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