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1.
提起特级教师徐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都不会陌生,他的示范课例,精彩讲座在一线教师中广为流传,影响颇深.我第一次听到他的课是在2004年的一次数学观摩课上,记得上的课例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和"确定位置".那鲜活的教学情境,循循善诱的儿童语言,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深深地震撼了我.  相似文献   
12.
从教二十年,经历乡镇学校、县城学校再到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经济开发区学校。无论哪个层面的学校,在教师的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下面类似问题。案例1教师A自从评上小学高级教师后,工作态度有明显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主动了,各类比赛也不愿意参加。他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老了,机会让给那些年轻人吧。"其实A才三十五周岁,按说这个年龄正是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时期。找其谈话后,才得知他内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的体会是要想使我们的策略教学有效生动,有三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什么是“解决问题”,什么是“策略”;数学策略与数学思想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教学“解决问题策略”时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17.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话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获得钓鱼的能力。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力。所谓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近年以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人民教师,笔者在此就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总结
  了以下几点,与大家一同分享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是每个学校的重要工作。我校对课堂教学是分段、分层、分主题推进式研究的。从2004年建校到2006年底,我们研究的是“快乐课堂”,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其愉快地进行数学学习。从2007年初到现在,我们研究的是“有效课堂”。今后我们还将开展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追求有效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减负增效的今天,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题"练一练",第57页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过程,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过程。之所以再提数学文化,就是因为我们常把数学以学科知识的姿态出现在儿童面前,强化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因素与人文价值。让数学学习凸显文化魅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与快乐,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断提升对数学方法、策略、思想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方面人手,让数学的学习过程凸显出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