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1.
主体性指此在的“欲望”“情感”“理性”等的人格化规定性。主体性虽是永恒的属人性,但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侧重却不尽相同。进入数字化时代,主体在欲望、情感、理性以及人格等方面遭遇诸多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欲望的加速化、膨胀化与虚假化,情感的表演性、消费性与失能化,技术理性膨胀、个体理性弱化与道德理性滑坡,以及人格的“物化”、自恋化与封闭化等。数字化时代的主体性危机有待人们作出积极回应,教育作为一种张扬主体性的方式更应有所作为,其应对路径包括重拾节制美德、关注自然情感、重视淬炼理性以及培育健康人格等。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针对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新闻工作应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改进“四风”(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细致深入的采编作风、孜孜不倦的学风、清新鲜活的文风),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言之有物是对作文内容的要求。“物”的形式和内在品质决定着作文的等级。所以“物”要来自生活,要与人、与情自然相融。万物皆可入文.却不能随意使用,选择与放弃,是准备作文的基础.也是作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5.
ChatGPT的问世再次点燃了人们对技术的理论热情,也对教育尤其是教师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冲击与挑战,“以人为师”的合法性再度被推上时代的“浪尖”。技术批判理论为我们应对“人师”的合法性危机提供了认识论指引,基于技术批判理论视角可以发现,ChatGPT引发的“人师”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以机器为主体的教师”动摇了人师知识的权威性、消解了人师教学的专业性以及冲击了人师角色的正当性,其深层致因在于ChatGPT引发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异化、“人—人”与“人—机”交互习惯的异化以及人类训育形式的异化。“以人为师”有着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价值,为有效应对ChatGPT引发的“以人为师”的合法性危机,可能的策略包括:提升人师知识生产能力,拓展人师知识领域;捍卫以人教人的主导地位,凸显人师教学价值;坚守以人育人的伦理底线,丰富人师角色内涵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而又深刻地论述了如何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提高把握舆论导向水平;打好主动仗,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强化四种意识,提高新闻舆论宏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强调一种人类社会从“疫情中”走向“疫情后”的状态。这一指认意味着,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这一“双减”的根本举措面临着政策执行空间受挤乃至于实践有效性被消解的可能,主要表现为“在家上学”将打破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以“线上培训”为形式的教育资本化运作依然强劲以及对在线教育的“技术毒性”等教育风险缺乏合理认知等挑战。为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双减”挑战,可能的路径有强调“双减”中的家庭作为、完善线上培训监管机制以及更好利用在线教育资源等。“双减”的关键是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的自由发展时间”,而后疫情时代将会更加突出其技术性机制与形式。运用“后时代”的致思方式面向“双减”的未来只是一种可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原文屋檐椽檩瓦栋这些名称是民间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教材。你一上学堂读几年书,在路上不提防好事者从斜刺里伸出一只手拽住你的胳臂,人家要考你这些字。我小时候被拦考过,当然考的也有别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是生僻的,有些字至今也没有弄懂,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喜欢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感觉就象离开了校园和父母的监督,在奔向外婆端出的亲亲的荷包蛋,是满足的喜悦,是亲人遥想亲人见面的的欣喜。长大了,有时偶尔哼起,还是心境摇曳,甜甜的心情悠然升起。一只小船,它所承载诗情画意和纯真的情感是真挚而永恒的。  相似文献   
20.
天空的云抹过一缕阳光;阴影缓缓掠过。黑暗阻挡了看你离去的那柬视线。 回忆不断播放着片断,模糊而珍贵的片断,时间还在延续心口处淡淡的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