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精心发掘和敏锐捕捉语文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一项大的调整是课后“思考·练习”中取消了原来较多的较为机械的训练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广阔空间,减少人为限定,让语言文字方面的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这样一来,自然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了。因为在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没有“现成饭”可吃了,得自己亲手“做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发掘和敏锐捕捉语文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选点…  相似文献   
42.
笔者认为,目前的阅读教学主要存在着四大误区。下面分别加以浅析,以期与同行们共同研讨,思考对策。一、“理解式”阅读——单线独进,不及其余所谓“理解式”阅读,指的是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一味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实行单线独进,舍弃其他教学与训练内容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这种教  相似文献   
43.
前两天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张丽钧的一篇文章,张老师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雨后初晴,幼儿园的老师带一队天真烂漫的孩子走在马路上。路上有许多水洼,老师再三叮嘱孩子们要跟在她的身后,老师绕开水洼左拐右拐,孩子们也跟着老师绕,看着这一支走成了"S"型的队伍,行人为之瞩目,感受到老师浓浓的关爱。而这一现象,却引起了一位心理学教授深深的喟叹:老师啊,您带孩子们绕开了什么?  相似文献   
4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习,似乎是一个传统小话题,甚至在有的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课程改革以来,就大面积而言,人们对于课堂练习同样是重视不够,研究不力.笔者认为,传统的课堂练习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做题,轻设题.  相似文献   
4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习,似乎是一个传统小话题,甚至在有的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课程改革以来,就大面积而言.人们对于课堂练习同样是重视不够,研究不力。笔者认为,传统的课堂练习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做题,轻设题。而课程改革以后的课堂练习,也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教学,轻练习:重创新,轻基础;重拓展,轻课文。  相似文献   
46.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作为教育目标是一种全新的提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对此,人们理解不一,困惑颇多。有一些人甚至反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法,认为过程与方法只能属于“走路”“过桥”“乘车”,是“行为”,不是“目的地”和具体目标。由于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落实三维目标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47.
读后抒写是指教师在完成某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后,选择一处着笔点并确定“话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或想象结果、续编故事,或添加内容、补充情节,或联想其他、抒发感想的一种练笔形式。读后抒写的理论主旨是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写整合。教师可根据低、中、高各年级习作(写话)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少则三五句,多则一两段,也可以写成一篇内容和结构完整的作文。一、读后抒写一举多得效果好1.读后抒写有课文内容所提供的特有情境,写话都是“从内容入手”。与常规的习作教学相…  相似文献   
48.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传统家庭作业的设置与操作,已完全不能适应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那么,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现状如何?怎样转变“作业”观念,实行彻底改革,使之适应现代教育模式和新型培养目标的需要呢?下面淡谈笔者的一些思考与浅见.  相似文献   
49.
听了武汉市水果湖一小严凤 仙老师的一节阅读指导课,感受颇 深,受益非浅。学法指导上,严老师 循循善诱,独具匠心,给了听课者新 的启迪和思考。严老师教的是《“兄弟便是朱德”》(五年制十册第24课,二类文),这里主要介绍她在导读“写朱德军长用兵如神”这部分课文时,是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的。  相似文献   
50.
《少年闰土》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如何才能教出新意呢?高乃松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眼前一亮。他一改过去那种逐段分析的传统教法,而是将灵活多样、别开生面的"读"和精妙老道、拨云见日的"导"有机结合,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于一体,寓情感渗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节扎扎实实的、原汁原味的语文课。本期,我们将这篇课堂实录及郑明江老师的评析推荐给大家,意在就"老课文如何新教"这个问题上能使大家得到一些启示,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