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3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当前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问题日益凸显,多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流于形式,难以实施有效教育。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并构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2.
游戏充满着乐趣,使小学生无忧无虑.在游戏中,小学生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规则的制约等,更容易接受优良的思想教育.但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单一,制约学生的兴趣,因此,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上多下功夫,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发生学的分析模式,运用"政策减法"的理论框架,从农村教师补给的角度对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预测性评估,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解由”是中国古代官员任满时开写的证明文书,主要记载官员的个人履历和在任功过,最早见于唐代。在元代,官员任满时必须开具解由并申报吏部,吏部通过考核解由对其进行迁转。鉴于解由的重要性,元代从制度层面对解由的出给、申报及考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但在实际施行中,解由往往流于虚文,迁转也沦为年劳考校。以解由为依托的迁转制度无法起到选贤退不肖的作用,对元代吏治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5.
张秀梅  郑鹏  潘春玲 《编辑学报》2014,26(2):188-191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在未来出版业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出版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障,人才匮乏是我国数字出版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加快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成为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SECI模型在人才培养上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其引进数字出版领域,有利于解决我国当下数字出版人才紧缺的严重问题,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数字出版行业,通过对当前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人才的状况分析,结合SECI模型的相关理论及其人才培养过程,提出了基于SECI模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6.
大海·女孩     
“看大海啰,看大?狈勰┳吹奈锾灏樽胖赡鄣母枭匙怕杪璧闹讣饴鼗虼蠛!4蚩寺杪杌匾渲拧奥杪瑁蠛:芾堵穑俊迸⑸磷拍撬览龅拇笱劬ξ省!笆堑摹!甭杪韬桶厮怠!按蠛:苊缆穑俊迸⒁谰缮磷拍撬览龅拇笱劬Α!笆堑摹!甭杪枰谰珊桶厮怠!澳俏铱梢匀タ纯创蠛B穑俊薄翱梢裕饶悴『昧耍杪枰欢ù闳ァ!迸⒉凰祷傲耍皇怯盟拇笱劬ν糯巴獾睦短欤胂褡糯蠛5睦丁B杪枰仓皇蔷簿驳叵髯攀种械钠还!拔艺娴哪芎吐杪枰黄鹂创蠛B穑俊鄙舸映聊砭玫呐⒖谥衅觯杪瓒倭艘幌拢还邮稚狭锵吕础6哂窒炱鹆艘缴…  相似文献   
77.
普适性技术型人才培养标准是校企对话的基础,可以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依据,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统一的技术型人才认证标准,我国尚未出台标准。基于国际比较研究和企业实际调研,本文构建了普适性技术型人才培养标准框架,即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知识与技能、个人能力和职业能力及态度、团队工作和交流以及企业情境下的实施运行过程等四个方面的普适性技术型人才培养标准。  相似文献   
78.
79.
从教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写日记,从最开始的三行两行,到现在的五行十行,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收获着,成长着。然而在写日记之余,我却发现缺少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孩子们的日记每天都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我。于是不由得想起被广泛应用的循环日记,然而此种方式短期还可以,日子一久便会让学生感到疲沓,失去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不断被人们重视起来.文章从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分别对其可操作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