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师范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关键是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学专业作为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托阵地,为了应对面临的各种严重挑战,必须通过教育学专业改造,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合理定位专业目标,加大教育类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和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2.
关于我国师范大学办学多元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大学办学多元化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师范大学办学多元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并解决其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3.
24.
价值理性、工具理性视角观照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发展既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它的重要目标。农村教育落后的表层原因在于农村经济落后,但其根源则在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安排问题。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是解决价值理性问题,其次是在价值理性引领下利用工具理性综合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
浅谈素质教育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关于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是不是科学概念,它有何特征等问题,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展开了较为广泛的讨论。不少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深刻的意见,作者也曾提出粗浅的看法。现在看来有些问题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一、素质教育究竟是不是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6.
素质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之我见郝文武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成为理想的教育模式的代名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现代世界的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27.
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与个人对指导学习的需要。教育本质新概念既重视作为履行培养人职责的教育者的主体重要作用 ,又重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教育本质观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8.
在《上海教育科研》出版100期之际,我,一个普通的读者、作者向贵刊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在几年来的交往中,我感到《上海教育科研》有以下特点,同时也表达我对贵刊的希望: 一、质量高超。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办刊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一个有份量的教育刊物更难。衡量教育刊物的质量高低有多种标准和办法,其中一条就是看《人大复印  相似文献   
29.
2007年10月13-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11届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与幸福”问题,以大会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和自由发言等形式,展开了热烈而又细致的讨论。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学者们首先对“教育幸福”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认为,幸福是人的存在和发展获得满足,必须将幸福与幸福感区别开。幸福具有层次性,幸福的最高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幸福不可直接教育,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要将学生导入幸福之“道”,通过鼓励学生对生活的创构等途径来实现。教育幸…  相似文献   
30.
知识与能力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不完全一致.不同知识教学方式对能力发展的作用有明显差别.刺激反应和客观反映的知识教学方式注重知识及其教学的客观性、记忆性和继承性,更有利于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合理性建构知识教学方式不仅如此,更重视知识及其教学的主观性、生成性、创新性和建构性,更有利于思维、想像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