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估算是对复杂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和估计,从而对事物有一个粗略的、总体的把握和认识.物理估算要从物理上寻找估算的依据,构建出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适当地选择数据,科学合理地近似,从而把数学计算应用到物理问题.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有一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2.
1对测力计读数的影响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测力计受到的力。如图1所示:静止时,由二力平衡:F=G由牛顿第三定律:F=F′所以,读数F′=G。即视重等于物体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准确测出物体的重力。失重时(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故F=m(g-a),F′G,读数大于实际重力超重和失重时,都不能用测力计准确测出物体的实际重力。而且,完全失重时(以加速度g加速下降),F=m(g-g)=0,也就是:F′=0,测力计读数为0,弹簧恢复原长。例1某人站在体重计(弹簧称)上,由静止突然下蹲…  相似文献   
23.
步入21世纪,我国进行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有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提倡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如易拉罐、饮料瓶、吸管、废弃的家电)来开展家庭(课外)实验活动。在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家庭(课外)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而且是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拉近了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源于生活的、真实的物理。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休戚与共”的教育理念隐含在探究活动中,真正起到不留“痕迹”地教书育人的作用。因此,开展家庭(课外)物理实验是新课改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值得广大物理教师去研究。  相似文献   
24.
25.
1 提出问题众所周知,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有两个小磁极(N 极和 S 极)。那么,环形磁铁有磁极吗?若有,磁极是如何分布的呢?2 猜想与假设蹄形磁铁是由条形磁铁弯折而成的。按照安培的分子环流学说:它们都由磁分子定向排列形  相似文献   
26.
《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是《电场》这一章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是电容这一抽象概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27.
《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是《电场》这一章的重点与难点.其难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点(电容概念难理解);二是实验(没有现成的教学仪  相似文献   
28.
定量研究是高中物理的显著特点,而实验探究又是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多教师在寻找定量探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好方法,文中设计了电磁感应定律实验仪,用于定量探究电磁感应定律.  相似文献   
29.
高中物理课本讨论了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透镜成像的其他规律,如物像间的距离,物像移动的方向及物像移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30.
“中学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 ,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物理》课本中示波器原理等足以体现《大纲》这一精神 .示波器作为科技工作必备的基础工具 ,是新世纪学生必须掌握的 ,显示器件作为现代技术的终端 ,提供可视的图文 ,在现代生产、生活、科研、军事、航海、航天等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无所不在 ,无法不用 ,足见其重要性 .因此 ,新教材安排了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和专题 ,由选修改为必修 .但是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好示波管、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了解示波器、显像管的使用 ,必须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 .现就此问题在此作一分析与归纳 ,突出其物理基础 .一、热电子发射我们知道 ,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在离子间不停地无规则热运动 .当电子趋近金属表面时 ,受到正离子向内的拉力将急剧增加 ,好像金属表面对电子形成了一道壁垒 .通常情况下 ,自由电子能量较少 ,无法越过这个壁垒 ,仅仅局限在金属内部自由运动 .如果设法增加自由电子的能量 ,如给金属加热 ,自由电子的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其中一部分电子可以获得足够的能量 ,克服表面层阻力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