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商考政策本身的致命弱点——把高考的分数等同于学生的素质,这种经不起推敲的“以分取人”的政策,年复一年地误导了现实的中小学教育跌进“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就是我国几十年来愈演愈烈的应试竞争的悲剧。  相似文献   
62.
根据"教学论三角形模型",大凡教学总是基于儿童、教师、教材这三大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然而,对于三大构成要素的研究恰恰是我国多年来教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师范大学倘若没有儿童学研究、教师学研究、教材学研究的支撑,那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1.儿童学研究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所谓"儿童"指的是从  相似文献   
63.
课堂评价终究是一种检点教学的成败、改进教学实践的活动。本文旨在检视我国课堂评价的误区,探讨教师评价素养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基于三维目标的评价"的课题。然而,事实上在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仍然横行霸道,课堂评价轻重失衡、乱象丛生。探讨课堂评价的目的或功能、视点与框架、工具与方法的问题,是每一个革新的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4.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意味着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论文从"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65.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核心就是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这个旅程中学生要与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66.
课程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实现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而言,可分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感性的道德教育、行动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牢记学科教学的道德价值,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还要有丰富的创意。  相似文献   
67.
教育文摘     
钟启泉 《现代教学》2013,(10):78-79
"零起点"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零起点’教学的科学表述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指出,所谓"零起点",并非把孩子定义为一张白纸,因为孩子在零到六岁的年龄段中已经有了生活体验和不同程度的实践收获。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学校学习的过程,更无法体现学校课程学习的要求。学校对孩子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68.
“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课程社会学把学校中所传递的知识 ,视为课程如何加以组织、分配的知识结构与过程的问题。就是说 ,“学校知识”的问题 ,与其说探讨应当是什么知识 ,不如说探讨学校知识和课程的构成原理本身存在的基础。课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 ,阐明课程组织的结构性分配原理 ,诸如学校知识选择之际的权力介入 ,课程编制中组织知识时的“分类”与“分层”之类的分配。早在 2 0世纪 6 0年代末至 70年初 ,英国的新教育社会学派就主张 ,必须立足于社会观点去理解课程 ,把学校中所教学的知识内容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中心课题来…  相似文献   
69.
一、英语学习的目标与准备   (一 )说、听能力《绿皮书》指出 ,学生最初的语言体验是听与说 ,这些语言活动是日后课堂中英语学习的入口。因此 ,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能力同读写技能的关系。一种技能的锻炼影响其他技能的习得 ,而说与听的活动 ,其相互作用是密切的。———以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立场参与讨论———解释、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室中的会话过多 ,不过是简单的独白竞争。就是说 ,学生等着轮到自己讲话 ,因而不耐烦地等着对方讲话的结束。因此听不进对方的讲话内容 ,也不能对对方的问题作出回答。这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由于教师未能…  相似文献   
70.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钟启泉 《教育研究》2006,27(5):19-24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