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正>班级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班级是学生交往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从宏观角度来关注和谐校园的问题,对微观的  相似文献   
22.
王夫之童蒙教育思想的要点是:培养童蒙“善习”的德育观,“施之有序”的童蒙教学内容观,全面系统的童蒙教学原则观,导之以行的童蒙学习兴趣观。全方位审视王夫之的童蒙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指导今天的儿童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适应不良现状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社会适应不良量表(SOC)对343名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社会适应不良显著高于相对人群;自我的灵活性与社会适应性不良呈负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社会适应性不良呈正相关;自我的灵活性、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社会适应性不良有显著回归作用。  相似文献   
24.
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首要的根本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从社会视角入手,指出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分析道德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我们正视当前道德危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留守儿童性心理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日趋突出和复杂.只有采取参与互动式教学及心理咨询,培养他们的正确的性观念;开展符合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教育,树立良好的恋爱观;构建立体的教育体系对留守儿童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和疏导策略 ,才能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6.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问题,解析根源,从政府责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助学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以加快缩小客观存在于城乡、区域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8.
浅析大学生“考证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考证热",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的初步确立,以及市场机制的需求,国家政策的导向,客观上催生了大学校园的"考证"热。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用"考证"这种方式来增加竞争的砝码,从主流上说,是一种进步。但"证书"作为一种"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在彰显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同时也导致"泡沫教育"、"人才高消费"、"知识失业"等非理性化的社会负功能。  相似文献   
29.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国家对对学前教育政策作出调整,幼儿德育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学前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启蒙阶段,家庭德育具有重要启蒙作用且伴随幼儿终身。学前儿童的道德现状存在功利性观念和德育目标和内容缺乏实质性,落实到儿童的社会性交往行为上还有实际差距。  相似文献   
30.
关于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失范现象日益凸显。文章从社会视角入手,先指出复杂社会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并通过分析道德偏差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在道德认知,道德内容,道德方法,社会风气等四方面的建议,这对于我们正视当前道德危机,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