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上海教育发展战略问题,首先应该提出适度教育概念,即教育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这就必须考察人口变量、经济变量和其他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42.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  1 91 3— 1 92 2年 ,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 (单位 :海关两 )年份出口进口出超 ( )或入超 ( -)1 91 3 3 3 84 0 881 1 0 94 775-770 66871 91 81 0 0 80 75694 74 2 0 91 3 3 3 61 92 2 663 2 90 1 80 59756-1 1 4 2 74 66  材料 2  1 92 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 :“百里一税 ,二百里再税 ,道路梗阻 ,节节为厉 ,行之愈远 ,则商货成本愈重 ,是禁止商货之流通 ,迫其近售 ,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 :“我之廉价工人 ,彼 (日本 )亦得而使用 ;我之丰富原料 ,彼 (日本 )亦得而购买 ,就…  相似文献   
43.
2004年9月底,为期三天的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在台州市椒江第一中学举行。我们观摩了来自全省各地市选送的12节展示课,深深地被开课老师独到的教材处理和精心的教学设计所吸引,也被参赛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所感染。本文试就2004年省历史课堂教学评比参赛课为案例,并结合当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旧课程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其中既有理念上的差异,又有实践上的问题。从新课程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看,课改是在旧的评价体制和新的教学理念的夹缝中进行,既要服务人生,又要服务考试,而且受旧课程惯性思维的影响比较大。因而,我们需要对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研究,辨明症结所在,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5.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表达情感与思想,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漫画的诸多特点,不但适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而且有助教利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本文就历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谈沟通学生生活经验和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生活经验化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7.
中国大陆电视广告的资讯内容陈家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开放,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企业愈益重视市场拓展及宣传,广告费用亦大幅上升。根据《中国广告》杂志(1994年第3期),1993年全国广告营业额高达接近134亿元人民币,比1992年劲升一倍,由1983年至...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高考命题,在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主观题中的材料阅读题显示出灵活性、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49.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普通高中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谈几方面体会。一、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可以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如,教“两极格局的形成”时,教师可先引用丘吉尔、马歇尔演说,放映有关“二战”的影视片段,然后结合材料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中国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教师巧妙设问,驱动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的因果关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其思维视野逐步扩大,认识逐步深化。设计探究性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疑探究,创设悬念最好放在教学的开始...  相似文献   
50.
<正>贯彻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品质,实现学生能力提高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是当下历史教学的必由之路。而提高课堂教学品质,重要一环在于教师如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质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基于此,笔者以统编教材《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为例,就高中历史教学优质问题设计的视角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