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608篇
科学研究   23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3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其文化价值、教育内容和素材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力。中国学校体育应发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国王的皮鞋     
关于皮鞋的由来有一个典故:早期没有鞋子,人们走在路上都得忍受碎石扎脚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舆论导向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新闻前哨》2002,(9):11-11
从新闻工作实践看,正确处理好导向与方向、党性与个性、品位与定位等关系,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核心内容。 一、导向与方向 中国电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载体,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重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历史赋子新闻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新闻机构的根本任务和第一职责。 所谓导向,就是要把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来。新闻舆论导向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站在党性和党的立场上,依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  相似文献   
17.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价值规律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调节作用不断加强,经济新闻作为整个经济运行信息的一部分,和受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受众对经济报道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量多面广,而且讲究准确实用.因为现阶段经济工作的每一个问题,都直接或间  相似文献   
18.
陈明 《视听界》2006,(6):34-37
2006年9月4日,湖南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19点30分播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变形计》。第一季《网变》讲述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网瘾少年和一个贫困乡村的农家少年互换7天的故事。节目一播出就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收视率在同时段卫视位居前列。随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推出了3期节目《高三师生母女互换》、《老孔变形计》、《走,走,走》。节目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有关此节目的报道和评论铺天盖地。《变形计》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 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9.
胡潇先生的学术专著——《意识的起源与结构》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审视继承了前时代思想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成果,并充分吸收了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系统论、控制论、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的最新见解,从精神现象学的视野出发,对意识的起源、结构和本质,意识形态的门类和结构进行了既有理论前瞻性又有现实观照感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及意识形态的论述,而且为我们重新思考意识和意识形态现象,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以人类学的视野突破…  相似文献   
20.
冯骥才  方群 《出版参考》2006,(12):11-11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