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本文结合我院女生思想现状,分析了制约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儿童少年,是21世纪的国家主人。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NPA)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工作。家庭教育是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实施NPA,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是新形势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汉语拼音将有助于学生识字,有助于学习普通话,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和自学能力。所以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仅对比较容易混淆的声母的教学提出一些做法,供参考。 声母就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除外)。声母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辨音近、形近的字母,达到正确辨认和书写。 由于初入学的儿童年龄小,在感知过程中的分析综合能力水平低,对一些音近、形近的声母很容易发生混淆。如:“n”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要重视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主要从一线音乐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了几点看法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内涵,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找出学风和教风、学风和校风、教风和校风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学风、教风、校风间是互动的,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及性别差异基础上的"三风"共建才是有效的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保障妇女的权益需要法律与社会资源的双重整合。维护女职工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011年10月,浙江省妇联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的调查,通过对流动人口中女职工特殊权益、劳动制度、劳动保障、劳动环境四方面的劳动保障权益情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当下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特殊情况与问题,从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政策参考依据,调查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校教学的明确要求,素质教育也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所以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从宏观上重视把握学习方法指导的总  相似文献   
19.
追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代化,是小学数学教师的普遍共识。那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云痕大数据收集错题资源,使之作为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实践为基础,认为教师需要正确解读"大数据"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加强"大数据"课堂渗透应用,从借助大数据整合错题资源信息、运用大数据配置错题教学程序、根据大数据组织错题纠偏活动、依据大数据推出错题拓展训练等角度入手,实现大数据运用与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教学的有效配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打造智慧化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办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和谐教育之路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和谐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总结当前民办高职教育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基础上,提出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和谐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