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828篇
科学研究   14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文章以知识协同为切入点,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引入知识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协同条件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构建基于知识协同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并对模式的运行和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2.
三维旅游网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它具有直观、真实、意趣、互动、三维体验、高质三维动画的特点。文章介绍三维旅游概念、发展现状,论述西藏三维旅游网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构建的技术可行性,建成后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必将成为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13.
本文论述荀子的美学思想.从其哲学的思想基础"性恶论"入手,辨析了其"性伪合"的美学观,分析了美感的本能与合乎礼义以及"夫乐者乐也"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4.
纳质,是蒙古贵族强制向被征服国家或地区征取质子的一种传统政策,也是蒙(元)王朝所征服国家和地区必须履行的一项臣属义务.蒙古人在攻灭西夏之后,对西夏遗民采取了征质的控制手段,加强了对西夏故地的有效统治,并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力量.  相似文献   
115.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习得过程正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本文探讨了在输入和输出的有效结合中,根据理想的输入应具备的四个特点和可理解性输出的三大功能,探索出重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6.
117.
论文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多样化的科技创新平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加强高水平实验室、学科交叉、大学科技园、中外联合研究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学研结合、军校结合为载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8.
Milk超级秀     
说起牛奶milk,大家一定不陌生。那么你会用英语说出多少种牛奶呢?比比看,看谁说出的多。奶制品dairy products原味牛奶pure milk水果味的牛奶fruit-flavored milk巧克力奶chocolate-flavored milk奶粉dried milk奶酪cheese奶昔milk shake豆奶soy milk奶茶milk tea酸奶yogurt奶油cream注释:dairy:['d"#ri]n.牛奶场product:['pr$d#kt]n.产品pure:['pju#]adj.纯净的flavor:['fleiv#]n.味道与气味dried:[draid]adj.dry的过去分词,干的soy:[s$i]n.大豆说到牛奶,大家会很自然地想起早餐,因为牛奶最常出现在早餐桌上。现在我们就顺便说一下早餐brea…  相似文献   
119.
司徒雷登是中美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有争议的人物。在中国的50多年,他先后完成了传教士、校长和大使三个身份的转变。在担任燕京大学校长期间,他为中国的教育和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1946年出任大使后,他逐步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代言人,形成了自己对中国政局的独特观点,并在矛盾中履行着使命。1949年以后的司徒雷登逐步成为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对话再到正常化的一个缩影。在新时期,重新梳理司徒雷登的在华活动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助于中美两国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具体体现。梳理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制度的演进概况,探寻其发展规律,汲取其中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占有制度的精华,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现代物权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