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之一,其中教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题。搞好教学研究,主要创设浓厚的教研氛围,扎实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全面展开以教研为中心的科研活动,坚持教研为素质教育服务,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62.
雷正光 《职教论坛》2007,(9S):39-42
本文将在初步分析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和优势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为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3.
随着当前职教改革发展的深入,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职教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与价值.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深刻认识这种改革之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密切内涵,对于提高整个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坚持教与学的双向配合,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的思维活动,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导,实现其思想、思维、感情、行为与教师同步,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65.
"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兴趣的支持,不仅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学习的效果也会受到限制.综观历史上那些学业有成的人,他们的进步都有兴趣这一精神的支撑.特别是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有一批学生存在着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6.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观是以"能力本位"为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当代最新职教课程理念。本文从思想基础、运作机制、课程模式三方面论述其基本概念,又详细分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育过程、考核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全面评述其结构。最后强调实施"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生涯、职业资格证书、生产岗位规范充分协调。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文观念的变更以及人才需求的高移等原因,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中热”,也就是说初中毕业生分流呈现出不均衡的“独木桥”现象。这一“热”也波及到职业教育,一部分中专、职校、技校为了适应这一社会普遍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相继实施“双证书”的职教活动,即学生在职校中同时实施高中课程的教学活动,或采用补充教材,或利用夜间和休息日加课以完善高中课程;也有的学校干脆在职教课程中直接引入“高中课程”,以适应“高中会考”而取得高中证书。这一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职教课程异化”,在此想对这一“异化”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68.
6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在不断改革:针对不同层次对象的分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的多媒体教学,根据专业内容施用的行为导向教学等等,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师生互动正成为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70.
特殊职业教育是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残障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提升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平台。政府对特殊职教应予政策扶持,特殊职教必须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