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学校自其产生之日起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知识的殿堂、培育人才的场所,并因此而享有"至高无上"的教育权威地位。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今天,学校的教育权威却受到了来自理论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等多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教育要从理念和操作这两个方面努力增强自身的感召权威,谋求制度性权威与感召权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32.
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应提倡的一种学习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应贯穿在各个教育阶段和不同的课程当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应提倡研究性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33.
课堂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师生整合课程与教学的交往、互动场所。和谐课堂是师生整合课程与教学,使其达到理想效果的基本保证,是学生追求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探讨如何建构和谐课堂具有积极意义。一、和谐课堂的蕴涵什么是和谐课堂?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就具有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234.
中庸哲学是儒家学派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对我国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启示在于:“和谐”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创生”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执中”是课程管理的理想境界。从中庸哲学探讨课程改革问题对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35.
2004年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结构的改革,而课程结构的最大变化是模块的设置。模块的设置,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都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以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模块建构来重新构建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体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而作为方法论的普通高中新  相似文献   
236.
时代发展呼唤智慧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卓越的标志,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教师从沉重的教学压力和繁忙事物中解放出来的理性追求。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和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237.
教师教育体制是为了实现教师教育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组织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一是应该探索和完善独立的教师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将定向教师教育与非定向教师教育相结合;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各种制度,为确保教师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今后,教师教育体制的发展需要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要理顺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关系,充分有效利用教师教育资源;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38.
论和谐课堂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是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师生整合课程与教学的交往、互动志气。和谐课堂是师生整合课程与教学,使其达到理想效果的基本保证,是学生追求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探讨如何建构和谐课堂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39.
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调控、中介和评价功能,是课程编制的重心,也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认为:自然、社会、文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自然是人类获得生命、灵感、智慧和激情的温馨家园,因此,自然也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它与学生的需要、知识的发展状况、社会的要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影响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目标来源构成的变化必然导致了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变化,即三大方式和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240.
卡尔·罗杰斯(Rogers,C·R.1902—)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在学派林立的教育理论界,他推出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其中他对教学中人际关系的见解,对我国当前进行的教学改革很有启发意义和借鉴的价值.罗杰斯的教学思想属于人本主义教育学派.人本主义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罗马就曾盛行一时,后又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崛起,并以反对中世纪宗教式、经院式的教育为宗旨,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写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健全而和谐的个性.在文艺复兴智慧之光的启迪下,卢梭从他的自然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出发,于1762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