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邓小平民主法律思想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障我国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根本对策。要实现依法治国 ,应该具备经济、政治、法治、精神等四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2.
山寨文化自兴起之日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从场域、惯习、资本、阶级四个维度探讨了山寨文化兴起的原因,认为山寨文化的兴起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第一,山寨文化产生于生产、传播和消费场域的新特点.第二,山寨文化的主要消费者--中下层消费者--消费惯习在传播和消费场域的作用下具有一些新特点,直接促成了山寨文化产生.第三,中下层消费者对"符号暴力"的反抗推动了山寨文化的兴盛.  相似文献   
23.
马文婷 《大观周刊》2013,(11):194-194,215
本文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假定和推导。然后结合我国1978年一2003年的相关历史数据,对宏观经济学中基于三部门的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模型进行联立方程的识别和估计。从而,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条件下,通过消费者、企业、政府的经济活动,分析总收入的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25.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对宇宙本“源”的认识,从中也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中国山水画藉老庄思想为主旨的自然观,迄魏晋南北朝,经唐、宋的经营,确立了山水画的精神特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分裂动荡,士人纷纷退隐山林消极避世,玄学的盛行解放了人的个性思想。时人爱好“山水”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文人名士幽游山林,行吟山水,其博学多思超然物外的情怀,对自身性灵的追求,引发了他们对自然之理根源性的考察。人与自然的亲近融合,打破了汉代自然观的神秘。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意义逐渐显现,至隋唐山水画由人物画背景独立而出,跨出了其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