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国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共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文化导入的原则和方法上.文章拟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后现代知识观探讨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指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集体性知识",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解释框架,更多是看问题的整体视角:从整体关照的角度,凝视精神产品生产方式对社会活动、对群体间的关系、对人的精神状况所形成的错综复杂与跌宕纵横;更多是一个过程:以某些特殊方式,诠释教育改革的不断阅读、重新发现、一再开始;更多具有方法意义:构成最一般的分析背景,是理论构想的来源与经验研究的实际范域.在这样的理解下,知识、集体、理论资源也更兼备丰厚与拓展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某种程度上,"地方"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角色是最尴尬也是最难扮演的。教育改革在"地方"层面的生存与生产,可能影响或改变整个教育改革的预先设计、实际进程和阶段性结局。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中地方的生存和生产应着重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地方如何通过时间的"中"智慧、空间的"中"智慧和行动的"中"智慧,履行上通下达的改革运作逻辑;二是地方如何借助改革情面的"给"与"取",寻找"在一起"的感觉,完成改革情感的集体感染与建构;三是地方如何在以为是却并非是、以为有却并非有、以为得却并非得的诸多不确定中,博弈地方与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利益关系和格局重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通过文学与文秘的内涵、高校教育中文秘教育的归属、文学专业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文秘工作中文学的重要性、如何建立文学与文秘的沟通五个方面阐述文学与文秘的关系,及这两种关系如何达到最佳的沟通,来阐述文学与文秘之间的差异及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必须追求深层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 ,教育环境的外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无须作过多争辩 ,因为在一个外界呼声很高的氛围中 ,学校无疑会关注这一点。但问题是现在的教育环境更多地仅仅停留在外设的层面 ,学校关注的也更多的是教育环境的外设本身。至于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其所创设的教育环境的主人 ,究竟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中才可能创新 ,往往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笔者从分析教育环境的不同层面人手 ,试图示明这样的观点 :外设的浅表的教育环境只是学生创新的“外来户”而内化的深层作者简介 :马维娜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的教育环境才是学生创新的“有机体”。作为…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合理性追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个争讼不休并无定论,而且在可见的将来也难以统一的全球性教育难题。也许,换个视角,可以将这一难题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这一视角的核心是作出如下追问: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实质是什么?笔者以为,无论是教育的国际化,还是教育的本土化,乃至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其实质都是一个,这就是:教育的合理性。 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设定,教育的国际化或本土化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教育实践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二是教育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实:一所学校默默积累、沉寂多年,然后有一天突然被发现。于是,发现的人们充满惊奇、欣喜与振奋,被发现的人们则承载起赞美、荣誉与更多期待。后六中学似乎也未能逃离这一世事人情的宿命。不同的是,在它外不负俗的情愫中可以感知到一种教育理性的返朴,这种返朴可能引发情愫的出俗。一般而言,长时的累积与瞬间的发现之间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将各种不同的选择置于那个被发现者面前,使其或洋洋自得,或不知所措,或喜忧参半,或生发警醒。  相似文献   
18.
以我校"十一.五"校园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校园发展规划为基础,以建设国家级示范校为标准,对现有校园发展建设的规划管理、建筑管理等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实地考察,沟通交流等形式,探讨学校"十二.五"期间校园整体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任何数据统计都具有某种说服的力量,是在此基础上满意于一个简单便捷的话语凭证,还是由此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导致的结局可能会大相径庭。研究发现:第一,数据说服的集体感染力常常经由数据直观给予的便捷空间、数据确切给予的话语空间、数据规模给予的说服空间来达成。第二,办学条件数据中硬性指标的背后有着或可能遮蔽、或借口回避、或关注不力等诸多问题。第三,师资建设数据中有待挖掘的发展空间,既与全社会无法遏制的择校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度,也与国家教师编制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度,还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各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度,这些又恰恰需要与数据本身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剖析。  相似文献   
20.
师生交往:一种双向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教育学界,“交往”并非一个陌生的词汇,对它的解读也并非一种陌生的探求。但是,要对“交往”作出一种相对合理并相对接近其本原意义的解释实在不是一件易事。本文所能做的是试图将“交往”置于教育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从“双向理解”的角度对其作出自己的解读。  必须指出的是,“双向理解”中的“双向”应作一种广义的使用,而“理解”不仅指对教育过程中的人已有的愿望、需求、情感等的理解,而且更指对其将有的愿望、需求、情感、价值等意义世界的理解。  1.双向理解的起点:人在关系中  人诞生在大千世界的同时,也就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