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非常丰富,给学生在证明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在几种基本方法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加严重.笔者在长期教学研究中发现,用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特殊或无法入手的不等式证明题.  相似文献   
92.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较难学的内容之一.它与其他知识联系较少,内容比较抽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会发现,学生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出现的错误往往具有普遍性,因此,分析学生解题中的这些常犯错误,充分暴露其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出错的原因,可使他们在比较中对正确的思维过程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解题准确率.学生在解排列组合题时常出现以下几类易混淆问题.  相似文献   
93.
2007年福建省理科20题:如图1,已知点F(1,0),直线l:x=-1,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Q,且→QP· →QF=→FP·→FQ. (Ⅰ)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 (Ⅱ)过点F的直线交轨迹C于A,B两点,交直线l于点M,已知MA=λ1AF,MB=λ 2 BF,求λ1+λ2的值. 我们很容易求出本题第(Ⅱ)问λ1+λ2为定值0,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圆锥曲线中是否也是定值.对此我们做了研究,得到了下面的定理.  相似文献   
94.
《湖北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将《新课程标准》中选修系列4—5“不等式选讲”作为指定学生选修习I的专题,而贝努利不等式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不等式.本文主要探讨贝努利不等式及其推论在高考或竞赛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态立体几何"是立体几何的热点问题.本文所指的"动态"立体几何题,是指立体几何题中除了固定不变的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外,渗透了一些"动态"的点、线、面元素,给静态的立体几何题赋予了活力,题意更新颖,同时,由于"动态"的存在,也使立体几何题更趋灵活,加强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是空间图形中的某些点、线、面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变的一类开放问题.因其某些点、线、面位置的不确定,往往成为学生进行一些常规思考、转化的障碍;但又因其是可变的、开放的,更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6.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如何解数学题,教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解题对学生巩固知识、培养素质、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数学解题教学实践中,常发现部分学生在遇到陌生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元章可循.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谈谈数学解题中的几种意识.1审题意识解题首先得会审题,审题是正确、迅速解题的基础和前提.视审题是将题设条件进行  相似文献   
97.
<正>高考中经常出现两个变量的任意性或存在性问题,如何解读这类问题往往让学生们不知所措、无法下手.事实上,这类问题常与函数的值域或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有关.需运用合情推理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下面通过几道高考题来探讨一下这类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8.
正对于排列组合中的应用题,一般都有两个方向的列式途径:一个是正面考虑,采用的是直接法,这也是大部分情况下采用的方法,另一种是间接法,就是先不考虑元素的约束条件,把所有的排列和组合数计算出来,再剔除不符合限制条件的情况,从而间接求出满足条件的结果,也称排除法.很多排列组合问题都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条思路.本文对间接法的应用情况简要分析,权当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9.
题目:(2012年高考湖北卷理科21题)设4是单位圆x2+Y2=1上的任意一点,  相似文献   
100.
模糊理论自1965年产生以来便逐渐被运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解释文学中长期而广泛存在的思维与语言的模糊现象,有其独到之处。无论是与中国文学中的风骨、神韵、格调、境界、意象、意境诸说,还是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象征、表现、无意识、非理性、语义学等等都存在理论精神上的相通契合之处。而用它来审视先于它产生并风靡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也会在新的高度得到新的沟通、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