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教育   5781篇
科学研究   851篇
体育   739篇
综合类   61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517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从敦煌曲子词到宋代文人词,联章组词逐渐走向成熟。唐宋联章组词的形式主要有鼓子词、转踏、普通联章、大曲、法曲等。其结构主要可分为呼应式、串珠式、叙事式、并列式以及和声联章式。初步分析了联章组词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在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初中生物理自我效能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物理自我效能感与其物理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互关系;初中学生的物理自我效能感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物理自我效能感水平呈较为严重的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回眸《西游记》作者研究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刊本 ,均未注明作者姓名 ,清代所有刊本均说明为“长春真人邱处机”著。经鲁迅等人考证 ,确定《西游记》为吴承恩著。章培恒等人怀疑吴承恩的著作权 ,而苏兴等人则坚持吴承恩说。我们认为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小说《西游记》 ,系照抄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所撰《淮安府志》。吴承恩的《对酒》诗透出的信息 ,可看作吴承恩写作小说《西游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9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作为熟语的一种,谚语反应了文化的精髓。汉英谚语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在汉英谚语的翻译当中,经常使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兼用三种翻译策略,使得翻译更加忠实于原文,尤其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5.
南社不仅是一个革命社团、学社团,同时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社团,在近代学术研究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发角色。仅就词学研究而言,南社诸子中有不少词人及从事词学研究,留下了相当丰富的词学论。  相似文献   
996.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断汲取文学领域内的营养来填充自己;另一方面又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从而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思潮,弗洛伊德理论被引进以后,就对中国心理学、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本文旨在论述弗洛伊德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从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三个方面考察了弗洛伊德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内的接受和运用状况.  相似文献   
997.
王安忆是新时期讲故事的能手。本文借鉴中西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对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结构艺术进行分析,认为线性流动且有逻辑联系的叙事结构,构成了王安忆小说叙事风貌之一。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集线器的共享网络己被基于交换机的交换式网络所替代。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给局域网络引入了全新的概念,VLAN为解决网络站点的灵活配置和网络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9.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与现实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与传统教育体制、相关主体、现有教学条件等三个方面。我们只有通过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所面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372所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分层抽样调查,以全面了解和正确展望中国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广和开展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中国高校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高校会更加普及,更加深入人心。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宗旨和奥林匹克理想将给中国当代大学生予以新的启迪和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