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6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多元价值观视角下的公共项目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政  仝允桓  谈毅 《中国软科学》2006,109(6):138-149
针对公共项目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别从项目和不同利益群体角度开展评价,项目评价侧重效率性,不同利益群体评价着重参与性、公平性和可持续等多元价值观。为体现多元价值观,提出采用公共定价、投资分摊、外部性处理和转移支付等多维协同调控。并构造了有八个目标函数的模型体系。最后,给出检验方法可行性的实例。  相似文献   
32.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培育创新主体的工作重点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扶持已有骨干企业,另一方面,要创造有利条件,孕育、孵化新的高科技企业。新成长起来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低,在融资、吸引人才、市场进入等方面受到诸多制约。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培育,在政策上支持初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新兴经济体内的本土企业,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竞争策略并成长起来的,这是目前尚未进行充分研究的战略管理领域.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李宁品牌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本土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策略,对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创新网络演化与企业技术追赶:中国"山寨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寨"手机是一种现象,在国外手机与本土正规手机的夹缝中占取了巨大市场份额.而在山寨机的市场份额达到历年最高时,山寨机的生产厂商却走向了衰落."山寨手机"的兴衰背后有着值得深思的事情--后进企业技术追赶与创新网络的关系.山寨手机的兴旺是由于创新网络改变后所带来的网络化设计、生产和销售;山寨手机的衰落是由于在创新网络改变所提供的机会窗口中山寨厂商没有实现技术追赶.以此为线索,不只是山寨手机,中国手机厂商的第一次崛起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山寨手机现象值得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和学者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5.
张利平  高旭东  仝允桓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44-1752
 “运用商业战略缓解贫困问题”是一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的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问题的经营理念。然而,企业应如何进行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来满足社会与市场的双重需求,目前学术界仍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中国农业产业化为研究背景,以四个涉农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社会嵌入性如何影响企业面向BOP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面向BOP的创新研究以及社会嵌入性理论做了有益的扩展与补充,同时也对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特点、模式及发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评价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和公众科技文化素养的提高,我国当前的“科技评价”体系并不能适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无法很好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应有的支持。在分析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特点和模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与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差异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在对一项具体的技术进行评价中,很多评价方法有着很强的相似性,评价方法的选择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技术产生的影响和技术评价方法的本质出发,对技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评价对象(具体的技术)与要评价的内容,来寻找相匹配的技术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8.
京沪高速铁路技术方案选择历经10年,引起了政府和公众广泛的关注,从这个评价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科技评估”体系并不能适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无法很好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应有的支持,为了增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必须要改革重大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广泛组织不同利益相关者和行动团体参与评价重大建设项目的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39.
我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展科技评价的思想是立足于为特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服务的,尚缺乏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战略等影响。然而,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技术评价机制和流程,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公共决策存在从单一准则的政府决策向多准则、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决策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对中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一种新的政策分析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评价起源于从社会的角度上关注技术发展,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技术未来可能影响的消息,早期技术评价发挥的是预警功能,其理念是期望能够依据评价结果采取行动以避免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新的技术评价模式与方法工具开始涌现,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政策分析工具,而不仅是一种决策过程中客观、中立的输入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