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现代运动控制系统一般都通过插补算法实现各种直线、曲线的运动。插补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以给定的速度沿着制定的路线运动。文章先提出了逐点比较法,然后建立了基本的直线插补,引入了速度控制算法,并比较了两种算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22.
最近从《燕赵都市报》上看到一篇《未上天先自焚(肩题)合肥市一架自造飞机滑行时被烧毁(主题)》的报道。这则消息说的是一飞机爱好者用汽车和摩托车配件,花了一个月时间,自造了一架重达200多公斤的简易飞机在滑行时起火,被烧得面目全非的事。消息虽然新闻要素  相似文献   
23.
教育信息化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在线教育常态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学”线上教学为例,采用SWOT分析法,梳理总结该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探讨未来“土壤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改进对策,以主动适应新农科建设和信息社会对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4.
作为一种公共性学术活动,中层理论的旨趣在于成为链接具体田野经验与一般性理论的“桥梁”,这有助于中国社会科学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当前国内外对中层理论的认识分歧主要是概念特征模糊不清和发展逻辑模棱两可。引入溯因推理有助于发展当代中国研究的中层理论。由溯因推理构建的中层理论,具有概念生成的经验性、概念诠释的相对性以及理论发展的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预示理论应用的社会情境性。同时,发展中层理论作为一种公共学术活动,应警醒其应用局限如“多对一”的解释难题、概念解构与建构以及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中层理论作为服务中国经验实践的研究工具,未来应该关注其可信任性、开放性建设。  相似文献   
25.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供我们借鉴,如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基于这些.寻找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对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应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八字脚及其矫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字脚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形体美。从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抽样调查表明,八字脚占抽样人数的62.75%。对此,如不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八字脚将越来越多。只要了解八字脚的生理机制和形成八字脚的原因及其弊端,八字脚是可以预防和矫正的。预防和矫正八字脚的关键是主观意识,当然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学校体育应把八字脚的预防和矫正列入体育教学计划当中,去除以往有助于形成八字脚的不利因素和内容。  相似文献   
27.
28.
为了使“卓越计划”取得预期的教学实效,在高频电路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开展了有效作业过程规范的实践探索.实践表明:在常规的作业布置、完成、上交、批改、讲评、订正六个环节中,每一环节均结合“卓越计划”特点对学生和老师提出明确要求,让师生均“有章可循”,保证作业的每一过程均能落到实处,使作业这一教学环节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29.
针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实验资源匮乏、教学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以虚拟仪器代替传统仪器,加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等解决方案.结合该课程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多功能实验台的搭建,设计了一套集机械测试和虚拟仿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内容丰富、操作灵活、可重复性强,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30.
在分析项目资金成本、投资回收期、发电成本、内部收益率等经济评价要素的特性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于具体风电工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设备成本在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大,在当前时期,应充分运用价格补贴等多种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