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0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42.
张乐 《甘肃教育》2007,(1X):30-30
一、避虚就实。实中求活教语文 目前。语文课堂存在虚化的现象,尤其是公开课。老师似乎不是在给学生上课。而是在向评委展示自己的才华,课堂上热热闹闹。多媒体、学生表演、小组讨论、学科整合,无选择无目的地一起上,学生、老师都兴致勃勃,而课下,却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二次教学,这无疑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亵渎。记得在北京听靳家彦执教的《两小儿辩日》,开篇的三读课题让人记忆犹新。一读解决“辩”与“辨”的不同,二读学会正确书写“辩”三读明确课题“辩”的含义。  相似文献   
43.
物权行为理论自其诞生起就褒贬不一,在我国,对该理论本身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对法律行为的成立,立法应采自由主义,所以登记或交付为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物权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物权行为可以并应适用法律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独立而存在是客观事实,但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并无必然联系,虽然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缺陷并不存在,可是否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是一国立法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4.
显微镜是中学生物课的主要仪器,也是生物化学研究部门不可缺少的化验设备。它可将许多微观的东西放大供人们观察。但教学用显微镜不能同时供众多人观察,教师讲课时许多微观现象不可能通过一台显微镜展示出来,教学上  相似文献   
45.
实验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学习产出目标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学习效果认证的指标点具有支撑作用.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是达成实验教学目标的制度化保障.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控制系统导论为例,分析总结实验课程的考核过程,提出了实验全过程量化考核方法:用问题作为引导,驱动学生自主学习;量化过程考核指...  相似文献   
46.
李森林  张乐  李瑾 《科学学研究》2023,(10):1737-1746
测量和解析个体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是研究其社会影响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构建多指标多因素结构方程模型(MIMIC),从4方面测度了青年群体对人工智能的风险感知水平,并考察了8类风险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青年对社会、伦理、法律、国家安全、政治等具有长远性和集体性特征的社会风险因素的评价正向强化了其对人工智能整体属性的风险感知,而对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与财产损失等具有近期性和现实性的个人风险因素的评价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当代青年对人工智能风险感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远虑”而非“近忧”,体现出该群体对待新兴技术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法理性的深度忧患意识。在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进程中,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和法律伦理的角度强化对人工智能隐性风险的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公众的远虑近忧,夯实新兴技术落地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7.
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对比性的考察自然灾害风险和群体性事件风险的信息传播和社会回应机制,可见群体性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虽然同为突发事件,但它们在具体放大机制上依然存在显著差异。风险管理机构应善于召集冲突各方就解争端突进行协商,通过制度化、法制化手段将风险分散到可控的范围内,应进行更多的社会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并将突发风险带来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8.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与法制建设三方面分别阐述了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在实践上应注意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民政治参与,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9.
张乐 《网球天地》2013,(1):74-77
从2010年开始,本刊配合“天地英雄”中国网球人物评选活动,推出特别栏目“天地群英”。回顾那些对中国网球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50.
张斌贤  王晨  张乐 《教育研究》2012,(2):134-140
"施潘事件"是20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界的重大事件。由于年轻的天主教徒施潘被以一种违反德国大学传统的方式任命为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德国学界、政界、宗教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演变为一场"学术界的文化斗争"。这场争论的直接焦点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大学的内部事务,从而阻碍学术自由?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于,学术自由究竟是大学维护私利的工具,还是整体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潘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深刻地预示了现代社会中大学与国家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政府与大学之间、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价值、利益和文化的多重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