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分析HIV/AIDS的传染机制和特点,建立了具有说服率的HIV/AIDS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阅读理解受认知风格和工作记忆这样一些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而且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可能和工作记忆一起交互影响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本研究基于Riding的认知风格理论和Baddeley的工作记忆相关理论,以郑州大学医学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认知风格、工作记忆与外语阅读理解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校园文化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 校作为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 ,其中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即校园文化 ,这种文化主要由校园文化主体——学生来创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均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反过来 ,校园文化建设又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源泉 ,有利于现代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实践中 ,忽视校园文化主体 ,甚至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这大大影响了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因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性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中学生主体性含义一般地讲 ,校…  相似文献   
74.
75.
张凤琴 《考试周刊》2010,(8):226-226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纽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以音乐本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76.
基于害虫防治的策略,建立了一类带有脉冲的生物综合防治害虫模型,通过使用Floquet理论和脉冲比较定理,证明了正常害虫灭绝周期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同时得到了系统持久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7.
围绕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结合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本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中国英语在中外媒体中大量出现。中国英语的出现符合语言发展规律,而且在促进中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9.
张凤琴 《辅导员》2013,(16):92-92
<正>从本质上说,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阅读群体,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在课堂中,学生当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不能绝对自由地进入阅读文本,学生的阅读和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但这种帮助并不是老师简单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诠释,然后再灌输到学生那里的过程,而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理解的过程。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实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正因如此,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追求个性化的误区。一方面,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极具个性化;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过程中出于对  相似文献   
80.
一、和谐与发展: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和谐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但其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人们关注。因此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一定是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也许,和谐与发展这两个词汇不一定会在命题材料或话题中出现,但写作的指向非此莫属。“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据此,可以将“和谐与发展”这个总主题分解为以下几个分主题: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创新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