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认识环境变化 谋划持续发展——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研究环境变化、人地关系和空间相互作用,旨在谋划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所用方法、所持哲学及伦理立场都呈现多样化趋势,关键在于驾驭这种多样性,这正是地理学充满活力又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地理学的关注正成为科学和社会的核心议题,地理学将为此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本文还归纳了当代地理学的发展态势,阐述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未来地理学的重大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2.
地理学人才结构与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服务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向取决于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源自学科的功能。地理学的功能可概括为"究天人之故"、"经世致用"、"稻粱谋"和"修身"几个层次。地理学的独特性在于综合自然与人文、区域与全球、普遍性(空间)与独特性(地方)、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等。地理学在当前社会关注的一系列重大论题上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地理学的功能反映了社会需求,社会对地理学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的人才结构也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地理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要兼顾学科综合特色与个人专长,要培养"干"字型人才。地理学课程体系要针对社会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也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地理学方法的课程应相对稳定并需要加强,而专业课程则需与时俱进,应多样化,但也要规范化。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分析了气候条件、地貌类型、地表基质、土地开发史、交通网络与水利设施布局、经济形势与政策对海南岛土地利用的影响,据此指出未来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是:①继续发挥热作优势;②土地开发重点宜西移、南移;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④更多地服从市场导向;⑤贯彻“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24.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理解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rkov转化过程组成的随机模型因其能用少量的数据而实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是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合适的一个选择。本文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随机变化模型,以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贵州省石阡县为例,应用1988年、2001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模拟其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文章采用选取样点方式,计算包含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影响因子(如海拔、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等)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再运用该矩阵,以1988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模拟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2001年实际土地利用比较,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模拟了在未来3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现状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发展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该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政策分析,也为摆脱土地利用变化复杂系统,仅利用少量数据就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地、直接地对付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其中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所有专业都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美国一些科学社会学者最近预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领域中,有很大部分(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必须具备地理学基础。我国前几年在高考中取消地理学,使  相似文献   
26.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   总被引:79,自引:8,他引:71  
蔡运龙 《资源科学》2000,22(3):24-28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耕地丧失过多,使近年来农业和粮食生产徘徊,食物案例受到威胁。决策失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地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下。本文还分析了耕地丧失的恶果,呼吁借鉴国际经验,从体制、机制、法制上采取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7.
蔡运龙 《资源科学》1986,8(1):64-70
一、决定城郊农业发展方向的因素分析 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受该地自然条件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当地水热条件决定其最适作物的种类(或品种)组合与耕作制度;第二,当地土地类型结构决定其土地利用方式的组合。此外,作为城郊农业,还必须考虑城市对农业的要求以及城市为农业发展提供的条件。贵阳市郊区在这几方面对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城郊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28.
环境重建-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贫困陷阱”是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贫困地区要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找出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途径在于进行全国系统的环境重建。针对环境重建的主要内容、环境重建的实施,以及环境重建在我国贫困地区是否可行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建立了环境重建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29.
发展绿色食品是实现区域(尤其是农业县城)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虎林市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