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近些年,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社会阶层分化,底层写作成为文坛瞩目的热点。但是作家普遍都走向了代言人式的写作模式,不是真正的底层再现。在城市浪潮下兴起的山寨文化是否就是底层文化的真实状态?本文以《高兴》为例,分析了山寨文化把知识分子笔下的代言人式的底层写作转化成山寨民的娱乐化,都是非底层化的身份:代言人与山寨民。代言人到山寨民不但是对底层灰色的五彩化,更是言说对象主体的变异,是彻底的非底层化。  相似文献   
32.
<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仅给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一方面,用户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出现信息过载的问题。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用户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到自己想要内容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厌烦心理,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感和满足感,从而降低用户的消费意愿,降低商品的成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