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对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整合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红”“绿”结合,优势互补,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2.
语旨和语域是影响语言运用的两个因素,它们会对任何语篇产生综合性影响。通过对实例语篇的分析,分别对语旨和语域的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然后简单概括了三个范畴(语域、语式、语旨)的综合运用并得出结论:只有从三个方面对语篇作全面分析,人们才能看到语篇的全貌。对语篇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3.
对滨州学院部分专业公外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表明学生由于受某些模糊理念的影响,在阅读中采用了一些不当的方式;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篇知识欠缺,运用的阅读策略不恰当等。依据当代阅读教学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戏剧语篇是用来表演假拟对话 (pseudo_conversations)的文学语篇 ,可以用处理真实对话的方法去探讨之。这些方法是被创造出来用于艺术目的的言辞列 (sequences) ,而且某些规约和规则是不同的。为分析戏剧《奥赛罗》的问答对白 ,该文提出了八条基本假设 ,但在该剧的对白中 ,这些假设常被否定 ,从而使奥赛罗的妒忌心愈来愈重 ,最后酿成他将自己的爱妻戴丝德梦娜杀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5.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语用层面分析了语言的隐喻使用。首先对语用隐喻作了界定,然后对两种主要语用隐喻作了阐述:一种是非委婉隐喻,另一种是委婉隐喻。非委婉隐喻就是在交际中使用表面有礼貌、听上去顺耳的语言去表达对听话人的不尊敬。而委婉隐喻是用粗鲁的、不规则的,有时甚至使用禁忌语去表达对听话人的友好甚至深情。  相似文献   
116.
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集群是集群单元、集群模式和集群环境构成的开放式系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前国际经济联系最重要的工具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种种尴尬之中。为了使教师看得更远,飞得更高,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意识非常必要。应该重建英语教师的课程主体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生成课堂,树立发展性课程评价观,整合课程"三维目标",促使"三维目标"的落实,重建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8.
针对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基本模式,期望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基于魔灯的课外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高质量地教学和学生高质量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9.
汉语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把语言在人类交际中所承担的各种功能分为三类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指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它包括三个子系统 :主位———述位系统 ,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韩氏理论是以英语语言为基础加以论述的。该文以汉语语料为基础 ,对汉语的语篇功能作了初步探讨 ,证明汉语也要表现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20.
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知识网络系统支持企业知识管理的问题,分析了企业知识网络、知识链、知识流之间的关系,并将知识网络分为内部知识网络和外部知识网络,进而提出了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动态模型,并对其实现的关键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