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8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国有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00,21(2):93-97,112
本文通过分析首先指出了国有知识产权流失的严重性和对其进行研究的迫切性 ,然后综述了我国学者就国有知识产权流失的形式、原因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 ,最后指出了国有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研究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2.
国际视野下专利质量指标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构建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专利质量指标,如专利引证指标、专利维持水平、专利族大小、权利要求数量等;近年来又兴起对专利质量综合指数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进一步完善指标并实施运用,以及构建专利质量综合指数.在详细阐述专利质量指标研究的国际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国内急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期为国内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知识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广泛利用,因而拥有传统知识的社区、民族和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法律保护传统知识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传统知识产生的年代久远、属于集体创造和口头传播,很难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予以保护。因此,有必要在分析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的实践与局限性基础上,探索其他的法律保护形式,并结合我国对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4.
专利侵权诉讼攻击是跨国公司近年来不断对我国企业采用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策略.将专利侵权诉讼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策略,结合法律规则和企业经营法则,探讨了专利侵权诉讼的商业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应用专利侵权诉讼进攻和防守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55.
资源因素与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0至2004年间国内58所高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可量化的研发及技术转移资源对大学技术转移产出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类型与来源的人力、财力投入与专利申请、授权专利、专利合同和合同金额等四项技术转移产出的关系模型.分析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总体上,资源因素对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营造高新技术企业群,被认为是我国经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原动力.为与此相适应,在企业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过程中,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发展高技术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这对于迅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蒋逊明  朱雪忠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5):113-118,F0003
职务发明的界定及其专利权归属一直是理论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我国专利发展现状,根据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机制,提出了重构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胡锴  朱雪忠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86-1697
技术转移平台企业在平衡社会和商业利益中存在服务创新的困境,现有理论对其缺乏解释。本文基于制度理论的混合组织视角,梳理典型平台企业服务产品和模式的研发案例,挖掘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工作应对制度复杂性并促进制度变革,解释了创新过程中组织身份工作的内容和策略,以及平台企业利用身份与制度建构的三种关系模式。研究将组织身份与制度环境、制度化结果前后连接,揭示了平台企业在共存而差异的逻辑中完成产品和模式创新的完整路径。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指导科技服务企业的产品研发与服务升级,引导企业从战略、组织模式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平衡科技服务公益性和营利性的逻辑冲突。  相似文献   
60.
日美高技术竞争中的专利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