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林青 《广东教育》2002,(10):41-41
“引进来”,即是从纸质媒体(书、报、刊)与电子媒体(广播、电视)及互联网上搜寻信息、资料,使书本知识与新鲜的新闻传播知识互动交流,从深度与广度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走出去”即是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拓宽师生视野,激发其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格。“引进来”与“走出去”注重对各种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促使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有效地保持政治课的生机和活力。1.“引进来”,营造课堂创新的环境不容置疑,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信息及背景材料有相对滞后的缺陷。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推陈引新,更…  相似文献   
232.
<正>技术领域简介太赫兹波成像是太赫兹科学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一方面,太赫兹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其他光源更丰富的信息,在生物体的水含量与分布、文物地质探测、反恐安全检查、目标雷达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太赫兹光子能量很低,具有非破坏性和非等离特性,在材料检测和无损探测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传统太赫兹波成像受波长对应衍射极限的影响,分辨率远大于微纳结构材料或生物组织与细胞的尺度,无法满足高精度观测的需求。太赫兹波近场成像利用物体近场信息,是目前突破衍射极限,获得亚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高分辨图像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已成为多种高端基础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233.
近年来,太赫兹技术迅猛发展,太赫兹近场显微成像技术既是太赫兹领域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太赫兹近场显微成像领域专利技术发展状况,包括技术演进趋势、地域布局、申请人分布、技术领域分布和重点申请人技术策略分析,并从上述维度为国内创新主体把握技术趋势、规划研发方向、进行技术布局保护及制定竞争策略等提供了较详细深入的客观信息与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34.
解码困难是阅读障碍的主要特征。时间敏感性缺陷可能是导致解码困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视觉、听觉和视听跨模态时间顺序判断任务,比较了3~5年级阅读障碍和典型发展儿童时间敏感性的差异,探索了单模态和跨模态时间敏感性影响阅读流畅性的路径模型。结果发现:(1)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时间敏感性,以及视觉刺激先于听觉刺激呈现(VA顺序)时的视听跨模态时间敏感性显著落后于典型发展儿童;(2)儿童的视觉时间敏感性能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并能通过VA顺序下的视听跨模态时间敏感性和颜色命名的多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阅读流畅性,表明儿童的时间敏感性通过语义路径间接影响阅读流畅性。在开展阅读障碍的筛查和干预时,儿童的时间敏感性缺陷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35.
林青 《大学教育》2014,(1):80-81
近年来,在国家与政府部门的重视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理念日益完善,这同时也给团组织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党建带团建提升团组织工作水平的理念与具体工作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开创高职院校团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