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跻身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要靠科技进步,基点在于人才。人才是人类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财富。在我国人才是加速经济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实现宏大战略目标的保证,是国家民族之希望。  相似文献   
13.
人类需要探索宇宙,需要探索未知,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望需要满足。虽然哥白尼只是提出了一个并不完善的“日心说”,但是它对人类世界观和宇宙观的建立,对哲学和自然科学体系的贡献,无法用金钱衡量。  相似文献   
14.
从1960年起,我国一直关注着国外的月球与行星探测的进展。经过近35年的跟踪研究,又经过10年的综合论证,我国的月球探测规划为“探、登、驻”三个阶段。“探”月阶段(命名为嫦娥工程)又划分为“绕、落、回”三期。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专项。绕月探测是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绕月探测的工程的目标是:突破与验证月球探测的关键技术,如轨道设计和地-月飞行技术、远距…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的确,自人类进化以来,便开始用迷惘的双眼审视那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苍穹星空。无论是在骄阳当空的白昼,还是在月光如镜的夜晚,人们在充满着美妙的神话和斑斓的遐想的同时,更是憧憬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飞出地球、驰骋宇疆、  相似文献   
16.
17.
Apollo和LP伽马射线谱仪获取了全月10种元素的分布图,通过已有的月岩以及陨石的化学成分数据,将伽马射线谱仪探测数据与这些数据融合,用Th-Fe-Mg三角图解定性的获得元素含量与岩石类型的相关性,同时通过以前融合的数据,获得了月海玄武岩、月陆斜长岩、KREEP岩和富镁岩的全月球表面岩石类型分布图.  相似文献   
18.
历时5个多月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于2006年2月10日评选揭晓,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书法作品被最终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非常简洁明了.凸现中国特色。它以我国书法的笔调抽象地勾画月球.人的脚印踏上月面,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一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据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向大众传媒披露,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及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年底运抵发射场区,2007年春择机发射、为了使广大青少年读者明了探月的科学意义,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撰写了下面这篇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叶大年院士等人所著《城市对称分布与中国城市化趋势》(以下简称《城市对称分布》)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有关院士的系列著作,在国内颇有影响。早在  相似文献   
20.
主讲标题:《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专家精彩语录:我们甚至还提供给澳门、香港、台湾的大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不管谁做出成果来,都是中国人的成果,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前,"嫦娥一号"的科学数据已经在网上公开发布,提供给全世界的科学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