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5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翁凌飞  白昊男  沈镭 《资源科学》2021,43(12):2451-2464
线性交通廊道建设对区域景观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科学分析廊道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明确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从而构建线性交通廊道建设与生态保护均衡发展格局,对铁路所在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老(中国—老挝)铁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铁路沿线整体和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揭示中老铁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尺度效应。研究表明:①中老铁路沿线区域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2020年铁路廊道土建工程完工后,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有所增加,部分减少的林地面积转化为耕地。②铁路建设导致沿线缓冲区整体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增强,斑块连通程度减弱,斑块面积缩减,林地破碎度加剧。③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斑块密度、分散指数均与铁路影响尺度呈倒“U”型关系,铁路对整体景观和林地的景观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的拐点分别位于铁路两侧6 km和8 km附近。本文结果可用于评估铁路等线性交通廊道的建设对沿线景观带来的影响,对未来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如何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保护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沈镭  钟帅  胡纾寒 《资源科学》2018,40(1):1-10
近10多年来,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地理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全球变化影响下的资源利用问题对于资源科技工作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阐明了全球变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提出:① 全球变化不仅仅指气候变化,而且涵盖了由自然和人文因素所引起的全球尺度地球系统功能变化,存在极其复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技术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② 全球尺度上的变化过程已由过去的单一经济格局变动演变成经济、社会、政治、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多要素之间耦合或胁迫的复杂过程;③ 全球资源利用面临着七大共同挑战,新的全球资源格局逐渐形成;④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应对全球变化下资源利用挑战,应采取内外并举的双向战略,即对外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取得重大突破,力图构建新的全球资源治理体系,保障国际资源供给安全;对内积极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挖掘资源利用科技创新的新动能,保障国家资源需求安全。  相似文献   
43.
沈镭  叶苹  刘晓洁 《资源科学》2006,28(1):198-198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1月14日-15日在泉城济南召开,来自全国84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研究员、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和副理事长李善同研究员、何贤杰研究员、王浩研究员、张福锁教授以及秘书长沈镭研究员到会。大会的主题是“发展资源科技,建设节约型社会”,围绕该主题设立了4个专题,即:“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科学理论与技术”、“资源持续利用、开发保护与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技术”、“湿地资源的保护、生态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届年会还首次设立了“资源学院院长论坛”。  相似文献   
44.
中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的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郎一环  沈镭  周萍 《资源科学》2005,27(6):23-27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强度仍然很高.我国矿产资源节约利用有个6方面潜力:①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潜力;②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潜力;③资源综合利用潜力;④提高资源回采率潜力;⑤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潜力;⑥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潜力.要使上述潜力发挥出来,取得成效,就需要提高认识,健全法制,加强管理,理顺价格,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人们往往将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对价值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而将生态系统这一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贮存体称之为生态资本.由于传统的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难以对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客观评估,该研究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贮藏进行评估,展现了能值理论在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宏观价值为609.35美元/hm2/年,草地生态系统主要自然资本的价值为1 196.23美元/hm2.从全省的情况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204×108美元/年,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400×108美元.同时,运用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对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作进一步评估,结果表明,青海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约为748×108美元.  相似文献   
46.
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自然资源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愈来愈突出,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矛盾中,资源是核心。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后,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消费领域之间发生流动,这一流动过程产生两种效应: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经济效应。我国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社会经济效应,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因此,对自然资源流动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把握我国资源合理利用方向,构建资源高效持续利用模式,挖掘资源潜力以及阐明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山东、湖北、四川三省为例,探讨了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的比较方法,着重分析了三省农业自然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的区际优势,并从组合状况、潜在价值及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48.
“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值得青藏高原其它地区乃至全国借鉴的特殊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丰富的可更新资源,大力发展“无烟”工业,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旅游和生物资源,发展花卉等绿色产业,在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前提下,迅速促进高原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从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发展和人类行为等方面,对香格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工程的实施与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简要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9.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首次提出到2018年的5年以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科技合作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框架及协议,取得了诸多进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加强海洋国际合作和追求互利共赢的重大顶层设计。印度尼西亚位于两大蓝色经济通道交汇之处,地理优势十分突出,该国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是其发展重心由陆地转向海洋的关键性战略调整。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高度契合,两者深度对接将为两国的科技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文章在系统梳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两国加强科技合作的关键契合点,提出了海洋资源规划、产业链优化、基础设施风险防控、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等具有合作潜力的重点领域,建议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政策导向,结合民生要求和科学目标,加快推进两国的科技合作,尤其应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50.
沈镭  叶苹  伍永秋 《资源科学》2008,30(5):F0003
为了推动学科发展,中国科协从2002年开始组织编制年度《学科发展蓝皮书》。自2006年起,中国科协将《学科发展蓝皮书》编制工作进一步拓展为学科发展进展研究及发布活动,资源科学被纳入2006年度全国首批30个学科发展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