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家庭承包制下的集体与农户之间"委托代理困境",再从激励兼容的机制设计角度分析了山东省平度市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的制度试验(1987-1996年)对弱化家庭承包制下的这种"委托代理困境"的积极作用。接着,本文使用山东省平度市农村改革以来的数据对家庭承包制的第一个10年和其后综合性的制度创新的第二个10年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承包制对平度1978-1987年10年间的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9.59%;而农村试验区在1987-1996年的10年综合配套的制度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06%。进一步,证明了一种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制度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未来数十年中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是《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国内外部分学者和媒体炒作土地制度,认为中央将进行“第三次土改”,可能作出土地私有化的决策。但是,从中央通过的《决定》看,中央在土地制度上仍然保持稳健,继续强调稳定和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本刊组织相关专家,从不同方面就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进行讨论。希望本组讨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和社会各界对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是怎样的7近年来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5%以下,常年维持在145%左右;乡村两级的消费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下降到30%以下,常年维持在27%-28%左右,如果把县级的消费加上,县以下的消费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规模的38%左右。农村社会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县以下现在是40%左右。尽管我们国家还有9亿左右的户籍农民人口,还有接近8亿的实际农村人口,但是不可能立足于14%的农业产值,28%的农村消费,来产生足够的税源,维持一个比较现代的上层建筑,包括政府管理,文化娱乐,宣传教育,卫生科技,法制建设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先说和媒体有关的经历。我1985年做过民办的媒体,中国第一份民办报纸《中国广告信息报》,是八个同仁办起来的,当时挂靠《光明日报》,我是研究部主任。我们策划了“黄河万里行考察”,这是中国第一个记者团骑摩托车沿黄河做的采访活动。我们没有驾驶证,骑着没有牌子的摩托车,愣是纵横八九个省,四个月跑了两万多里路。开始了第一次人生之疯狂,体会到山河之壮美、人生之无奈,疯狂之中才理解人生之渺小。回到北京,感觉自己被自然净化了,在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嚣中找不到位置。这时候我调整到农村研究部门,有机会下乡做农村研究,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下乡的过程才逐渐找回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16日,在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上,15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温铁军院长,常年致力于农村问题研究,他在研讨会上指出新农村建设更要注重环境保护,中国的环保重点应该在农村。对此,他从工业污染以外的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将“农村“信息化作为研究的重点以试验经验作为讨论问题的依据被认为是最接近科学的研究。因此,本文先介绍一个试验案例。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联合其他NGO的志愿者在河北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的出台,有两个客观作用。一是打通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通路,二是在九十年代末期把高校当作就业蓄水池之后的一种暂缓到期就业压力的分流渠道。大学生到农村去,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六十年代的老三届,当年下乡插队的知青,很多在当今各条战线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少人走上了管理岗位或者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成为当今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其一,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城乡差别越大,农民就越会为了短期的收入增加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既难以形成城市的食品安全供给,也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经济危机软着陆与“三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三农"问题在我国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1999年中央在给"十五计划"提出指导意见的时候就提出以人为本。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前提的话,就应该是以农民为本,因为中国人口中的最大多数还是农民。"三农"问题当以农民为首,然后才是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