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教育   2112篇
科学研究   37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6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的和谐发展需要和谐环境、和谐教育.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一个大鼎的话,那学校、家庭、社会就是这个大鼎的三只脚,缺一不可,三者构成一个和谐的教育整体.学校是根据党和国家对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引导、教育和培养的专门机构,起着教育规范化的作用,也是青少年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道德要求及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82.
没有爱情的生活是不幸的.不懂爱情的人是愚昧的.亵渎爱情的人是可悲的。  相似文献   
83.
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针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84.
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选择学法的权利,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对成功的真切体验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85.
王开东 《师道》2011,(1):49-49
我在老家的时候,过了几年好日子。确切地来说,是9年。在这9年里,我从来不关心,或者说是不用担心学生成绩。奇怪的是,每次考下来,学生的表现也很好。尤其是高考,我几乎是常胜将军。彼时,教育部门为了杜绝应试,动了真格——任何学校均不允许排名。评职称根本不看高考,只看会考。高考是纯粹的应试,会考则要关注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86.
《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专题讨论导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地调查及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与互动。使用该模式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和任务,作好前置工作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7.
亲子阅读是当下社会一个新的话题,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一些方面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本文就这个话题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8.
教育,这些年是被批评最多的领域之一,但也是改变最少的一个领域。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震荡。谁都清楚,我们的孩子很苦,我们的教师很累,我们的教育很危险。但谁也不敢贸然对教育进行大的调整和变革。与国际教育潮流相比,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仰天长叹,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89.
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2006年.在做唐山大地震30年纪念节目时。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地震前.唐山非常关,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有洋房,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  相似文献   
90.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以布衣出身,在秦末揭竿而起,投身于农民起义的大潮中,历经风险,建立起西汉王朝,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本人善于纳谏、敢于纳谏,纳谏的特征亮点纷呈,作用显著。纳谏也成为刘邦用人、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治国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