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借喻metaphor与借代metonymy的区别,尤其是关于鲁迅《故乡》中圆规和夏衍《包身工》中芦柴棒的喻代界定,语文教学界已有不少讨论文章,大家都从修辞学的角度作了深入有益的探索。笔者在此旧话重提,是想从艺术思维的角度重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所有的修辞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作家的艺术思维问题。因此,研究修辞中的喻代之别,必须站在艺术思维的角度进行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22.
文学鉴赏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强、能力层级要求高、富有探索性的教学活动。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基础,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学理论功底和文学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充分明确文学作品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科学处理重点难点,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主动参与鉴赏。在鉴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处理好单元侧重与系统整合的关系。文学鉴赏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很多,试验修订本教材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特点,采取分类组块、单元侧重的办法,…  相似文献   
23.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已是大势所趋。无数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为之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理想与现实,理念与实际总是有着让人无法抗拒的距离,因此,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入反思,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4.
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记载:“维扬(扬州)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指睢景臣)《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之所以压倒群芳,成为独步古今的精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新奇的构思、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5.
英、美、日等文化教育发达国家的作文教学目标都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随着教改的深化,我国语文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水  相似文献   
26.
要充分发挥课文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配有许多课文插图。这些插图,通过线条、明暗、透视等绘画手段,创造出与抽象文字表述相辅相成的、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和空间感觉的丰富多彩的直观形象。恰当地引导学生读图议图用图,不仅可使学生感受到具体可感的课文内容,受到情操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美好的想象。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7.
《光明日报》2001年9月4日B三版发表了杨西云同志的《但愿一识韩荆州》一文,文中写道:“直到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李白赉志而殁。”不知是作者大意,还是编校疏忽,“赍志而殁”误刊为“赉志而殁”。  相似文献   
28.
29.
199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一条古代文化常识题: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17岁时在长安谋取功名时的作品,题目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是蒲州人(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华山之东,故题曰“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月日都是“九”,两个“九”逢  相似文献   
30.
一1.在语言表达应用中考查。如仿写句子,拟写对联,根据具体语境运用修辞手法写句子或写一段话,根据图画或图形展开联想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话,等等。2007年江苏卷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