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349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在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圆明园的熊熊烈火,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了。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重新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努力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空白”也称“艺术空框”.作者在作品中有意设置某些空白,让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去充填.这种不着一字的空白,提供了读者参与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往往取决于接受者所领会和赋予的意义.正如德国格·格林在《接受美学简介》中所说:“作品里充满图表结构和暗射空白,图表要由读者吃透,空白要由读者填写.”.  相似文献   
4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基本上也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邓小平建设  相似文献   
44.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信息素养的内涵,提高技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5.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进程,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观念更新的加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6.
吴静  王萍 《档案管理》2020,(1):100-102
清政府、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三个不同时期,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助、制衡和新型合作形态的建立。公文是政府权力的外在表现,其程式和内容可以直接反映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思路和手段;行业协会商会亦可通过公文表达其观点和立场。研究不同时期政会间行文演进情况,进而对政会间新型关系下的行文方式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7.
48.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受着一种诱惑:追求标新立异。于是,"虚、闹、杂、碎、偏"现象淹没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弱化,语文本真魅力的缺失。而从课标理念、创新经济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追求的解读中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49.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开设了很多的研究性课程。文章介绍了"热带鱼的养殖"这一研究性课题的产生、组织和实施过程,并总结了课程完成后的收获和感想。  相似文献   
50.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对发达国家部分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功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和校情,提出了“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实践表明,强化自主创新实践理念、注重实施过程环节管理、完善有效保障硬件条件、制定长效运行的政策机制,就能使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发挥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