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借鉴国内外图书情报服务营销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大学图书馆健全服务营销机制、强化网络营销功能、发掘服务营销潜力、培养服务营销品牌的发展对策,并介绍了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的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102.
夏古华  王馨 《文教资料》2011,(15):23-24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司哥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被公认的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成功之处之一表现在一些独特的叙事技巧的运用。本文依据现代叙事学理论,分析其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单词、意象的重现;情节的非线形叙述。指出其独特的环形叙事结构不仅揭示和深化了主题.而且赋予文本更深层次的艺术寓意。  相似文献   
103.
戏剧是假定的艺术,假定性是戏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必备要素。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共性。演员扮演角色是戏剧艺术中最根本的假定。它们通过观演双方共同约定,使戏剧的假定成为了可能。正是戏剧假定性才赋予了戏剧的戏剧性,离开了假定性,戏剧不能称之为戏剧,戏剧也就失去了戏剧性。对于戏剧艺术而言,假定性是戏剧存在的前提,缺了它,戏剧就会丧失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4.
进入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系统逐步发育成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充分认识音乐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纠正学生的审美十分重要.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材内容.借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到不同的情境中,感受音乐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在教师不断地培养下,学生也鉴定了正确的美的认知,提高了审美能力,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106.
基于风险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馨 《软科学》2008,22(12)
将风险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管理,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和人才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并采用矩阵分析、层次分析、模糊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模糊综合评估,进而提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7.
王馨 《中国收藏》2011,(5):72-74
爱上昆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终于在两年多前,得遇北京曲家朱/愎先生,得以执弟子礼,随之拍曲。在拍曲的那些日子里,常听老师谈起近百年来前辈曲家的昆坛轶事,又常得见老师家藏各种得名家题字的老曲谱或手札,心中无限向往之。  相似文献   
108.
王馨 《文教资料》2020,(1):23-25
近义形状量词“条、根、支”是困扰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三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但又各自有不同的语义重点和搭配习惯。本文尝试透析形状量词“条、根、支”的教学难点,辨析三者的语义特征,并且对形状量词“条、根、支”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9.
《我生命中的幽灵》是英国文化批评家马克·费舍尔的代表作。他通过“幽灵学”与“失去的未来”两个概念,反思了怀旧重复与创新乏力的音乐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困境和问题。其对幽灵回返的谨慎态度和对未来的悲观倾向,也引发了“反幽灵学”的批判声音。然而,仔细梳理幽灵学的缘起和争辩,会发现幽灵学思考中潜藏着希望线索:利用幽灵回返与技术加速的合力撕开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光滑平面,指认社会创伤,暴露技术诡异性;抑或是在历史幽灵同一性重复的切片中辨识相似的情感结构和文化诉求,激活过去的想象力重新获得创新潜力,从而想象一个更加多元与自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0.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重心目前更趋向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感知和满意度,实现高质量扶贫.以皖南地区扶贫模式特点鲜明的枞阳县、石台县、休宁县和徽州区为研究对象,归纳和梳理四地的不同扶贫模式.基于居民正感知、负感知、参与意愿和满意度四个维度,对不同模式下居民的微观感知层面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多元主体协同"模式取得最优的扶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