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董艳  马青山 《湖北教育》2003,(15):62-63
案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后播放三峡工地建设场面的录像和小动物们为三峡工程运送石料的动画情境——小猴驾驶圆形车轮的车、小猪驾驶正方形车轮的车、小熊驾驶椭圆形车轮的车、小松鼠驾驶偏心车轮的车。伴随着小动物们一声声的“哎哟”,同学们个个捧腹大笑。在笑声中一个数学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72.
金属有机化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是研究含有碳一金属键的化学,它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了蓬勃的发展。它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界限,又与理论化学、合成化学、催化、结构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高分子科学等交织在一起,成为近代化学前沿领域之一。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或试剂提供了众多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使有机合成技术提高到崭新的水平。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当今是一个开放且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则需要依赖语言翻译。外语翻译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促进跨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尤其是语言翻译,只有切实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够翻译得精准且传神,表达出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因此,在高等院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从文化的角度提升英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4.
董艳 《宜宾学院学报》2005,5(5):119-120
本简要回顾了图式理论,强调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建议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运用这一理论,激活或提供学生阅读中所需的图式,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积极有效地阅读。  相似文献   
75.
本文试图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课堂切入点,来改变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浅谈教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发掘和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76.
一、多媒体英语教育研究现状 1.英语视听教育研究阶段.基于视听技术的投影、幻灯、录音和录像等视听媒体及其组合成为辅助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7.
董艳 《新疆教育》2012,(20):86-86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有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出主动性,并把所学知识内化。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8.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把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通常,在初中各学科中,很多学生往往惧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  相似文献   
79.
1常见讲评课的几种基本形式教师以书面的形式贴在教室的墙上或在课堂黑板公布试卷答案就完了,甚至有时让学生把答案念完就了事。这种只公布答案而不讲评的形式,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选择题、句型转换题、改错题、综合题等根本无法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相似文献   
80.
英语小班化理想课堂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导,构建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新结构.小班化理想课堂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多说、多听、多练的机会,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