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2106篇
科学研究   33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9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0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孑孑     
今天,我闲着无聊,便来到阳台上看风景。我走上阳台,看了看绿色的大树,目光忽然转向了阳台上的植物上。我一个一个地扫过去,忽  相似文献   
992.
主题式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教与学。以高中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进行主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索教学设计的策略。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建构本节课的两大主题——国家兴盛和民族交融;其次,在国家兴盛的教学主题下,通过辨析与筛选不同类型的文字史料,加强学生的史料史证素养;再次,在民族交融的教学主题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纵向与横向比较,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993.
劳动教育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实现劳动的育人功能,实践对劳动场地有一定的需求。当前,人们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文章就政策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实践的需要这三个方面分析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必要性,并对劳动教育场地建设中所遇到的对于劳动教育场地的理解偏差、建设劳动教育场地的专业人员缺乏和...  相似文献   
994.
995.
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呀,书在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信你瞧,我家就有一个小小“图书馆”。我家的“图书馆”可漂亮了,一片纯白色的墙,没有一点儿污斑;屋顶装了一盏大吊灯,书柜排列整齐,里面摆放的书更是井然有序,好像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地板上铺了一条淡蓝色的地毯,地毯上放着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别看我家的“图书馆”陈列简单,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建模仿真的工程科学(SBES)或计算科学与工程(CSE)已在各领域内掀起一场颠覆性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加紧对这类新型跨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本文从SBES/CSE的兴起与内涵着手,分析讨论把SBES/CSE集成到工程教育的多种创新模式,并对我国探索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邱晓云 《物理教师》2005,26(8):19-19
时值秋冬,正是南方柑橘上市的黄金季节,柑橘不仅好吃,还能用来做物理实验呢,笔者所在学校的物理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用橘子做静电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与各位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98.
自从海明威于 1 932年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以后 ,文学界就把他的这一创作准则称为“冰山原则”。本文简析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 3个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99.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绵延几千年,以期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建设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孝”随着社会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并有其自身形成,演化的过程,本文针对当今社会人们对孝道不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的现状,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孝”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为脉络,对“亲亲”,“孝养”,“孝敬”,孝君”等具体内容作了发掘,整理,对传统道德的改造,利用做了阐述和分析,对传统考道批判继承的目的在于“古为今用”,这对弘扬传统美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都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迫切性和必要性、策略、模式、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