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182篇 |
科学研究 | 118篇 |
各国文化 | 10篇 |
体育 | 42篇 |
综合类 | 28篇 |
文化理论 | 9篇 |
信息传播 | 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诗人韩翃的七言绝句《寒食》是统编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师用书中这样描写诗的大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五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此时,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柳枝刚刚长满新叶,桃红梨白, 相似文献
72.
74.
新课程倡导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数学知识的建构。而传统的教学往往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功能差,信息通道不畅,应用时不能成功提取。本文试从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和公式的发展过程、被直觉掩盖的思维反思过程、教师自身解题思路的探求过程四个方面,对数学探究思维的培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5.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人高校学分制应运而生。它在内涵上和实施中产生的弹性效果以及在弹性学制上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弹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76.
中国传统的戏剧服装是古代服饰的美化与艺术的再创造,它以明代服饰为主,融合了从唐代至清朝的各时代服饰式样。通过分析明代戏曲舞台艺术服饰,可以看出明代的舞台艺术服饰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为后人对舞台艺术服饰的继续探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77.
长江大学农学院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采用"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学生、学校、社会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78.
秉承工程教育OBE理念和“金课”建设要求,以“课程群”协同建设为抓手,围绕复杂工程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培养,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平台虚实协同、能力目标达成评价等方面持续进行全方位改革。经过8轮次探索与实践,团队构建了层次递进、交叉互补、协同优化的能力导向体系,探索了理念、方法、途径深度融合的BPS、CPS互动探究型教学模式,改造了复杂度渐升、虚实协同的工程实践平台,形成了可溯源能力型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估方法,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能力导向、一体双模、虚实协同“控制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群,为自动化人才毕业要求达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9.
一、语文课的性质与教学目的语文课是语言工具课。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这一社会交际的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和表达能力。接受能力包括听和读,表达能力包括说和写。语文课不是思想教育课,也不是思想教育 语言学习课。尽管语文课能够起到以一定的思想观点感染学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无论哪一种学科也都有的,它不能反映语文课的特殊本质。语文课不是文学课,这是因为中学阶段的语文课带有基础性。其教学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以适应各种学习 相似文献
80.
聚焦“文本的矛盾处”,往往会寻觅到一份意外的惊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什么是“文本的矛盾处”?细读文本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觉得作者有些词语、语言似乎前后矛盾,或不符合文本的语境,或在文本中显得很突兀,让人读来心生疑窦。这些地方,就是“文本的矛盾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矛盾处”,指导学生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这个过程往往能产生教育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