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6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研究型大学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介绍了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和特征,然后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最后探讨了中小企业应如何借助研究型大学的国量,有效地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2.
53.
R&D产业内涵、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5,26(5):62-67
本文提出了R&D产业的概念,研究了R&D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认为R&D产业是R&D活动外部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发展R&D产业对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关于R&D产出的国际比较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R&D产出进行了界定,即确定了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的R&D产出含义和构成。其次,研究了如何对论文、专利和贸易额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确定了不同比较内容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论,对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中国的R&D产出进行了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55.
娄岩  杨培培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6,40(11):134-145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多学科领域间不断发生知识流动,使得不同的技术发生融合。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机会,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现有的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测量及预测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测度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从聚合性、耦合性、均衡性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以及构成网络的各技术主体,最后对网络的均衡程度进行了研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三个维度可以筛选出在融合水平较高且融合范围较广的技术,以及相对较稳定的技术组合。相关企业和研发结构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最优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选择性研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56.
北京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对于经济的提升和带动作用,在进入21世纪后受到了广大国家和地区的关注。2002年.北京市政府提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三步走”战略,其中的重点就是要振兴北京制造业,因此,对北京制造业各行业竞争能力的研究是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应用SPSS软件对制造业各行业的经济创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可以了解当前各行业的经济创造能力,在发展和培养重点行业上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57.
58.
基于专利的技术跃迁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蔡爽 《科研管理》2009,30(2):64-69
文章首先用技术S曲线方法对技术轨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单说明,重点解释了技术突破和技术跃迁。然后说明了S曲线方法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专利引用指标“技术循环时间”,并提出假设:“技术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的显著变化可以说明技术的更新换代及技术进步,并运用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文章最后探讨了技术循环时间与授权专利数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多学科领域间不断发生知识流动,使得不同的技术发生融合。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探测,将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机会,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现有的基于专利的技术融合测量及预测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个测度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从聚合性、耦合性、均衡性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以及构成网络的各技术主体,最后对网络的均衡程度进行了研究。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三个维度可以筛选出在融合水平较高且融合范围较广的技术,以及相对较稳定的技术组合。相关企业和研发结构可以根据筛选出的最优技术或技术组合进行选择性研发,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升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意义]技术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分析技术融合对于企业洞察技术机会和规划研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专利共类信息,从整体和局部视角出发构建技术融合的分析框架。整体层面对技术融合形成的网络进行网络指标分析。局部层面对筛选出的关键技术进行节点和链路分析,其中节点分析包括关联度、均匀性和吸引力分析,链路分析包括凝聚子群、紧密度和差异性分析。最后以老年福祉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所提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把握整体技术融合发展态势和研发热点,能够有效识别核心技术节点和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