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电网建设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安全监理,对工程建设监理制的提高和发展带来契机,本文拟从安全监理这一角度,浅议电网建设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先进制造业有哪些新的要求?制造业是个广义概念,包括所有生产人造物品的行业,小到药品、饼干、服装、家电,大到汽车、飞  相似文献   
93.
采用实验法和图解法对不同设计的重力式力量训练器械的阻力矩和肌力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小起始力矩设计的器械其阻力矩更适应人体肌力矩,其性能优于大起始力矩设计的器械.  相似文献   
94.
不同速度等动力矩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和专项力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民  袁鹏 《体育与科学》2005,26(2):52-54,38
自从 3 0多年前等动力量测试设备问世以后 ,等动力量测试和评价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康复临床和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分析和评价中。绝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峰力矩、功、功率及其相对比值的研究上 ,曲线形态指标只有最佳力矩角 ,加速能等局部指标。研究中发现 ,不同速度下力矩 -角度曲线存在巨大差异。本文研究探讨了 40 0米运动员膝、髋关节伸屈力矩曲线在不同速度下的差异特征。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发现高速 (3 0 0°/S)测试中力矩曲线多峰现象 ,并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最佳力矩角度不仅和运动速度有关 ,还是一个和动作幅度有关的动态的指标。研究认为在多极值曲线中只用最佳力矩角难以反映运动员在高速情况下力量特征的差异。高速下力量曲线的整体形态才能更有效地反映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5.
采用SEM分析截面数据的同时,以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取样方式,对云南省8个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的心理和谐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分析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心理和谐在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及个人与社会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少数民族心理和谐研究的对策及未来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6.
象征“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近40多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历了四代的更新,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脑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体育领域,从训练到比赛、从选材到管理、从科研到决策,都在广泛使用这一先进技术。可以不夸张地说,现代体育离不开现代科技,离不  相似文献   
97.
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培养目标。本文以河北联合大学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为例,从改革思路、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效果等多个角度,对新形势下以科技竞赛为抓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生产实训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一个关键环节,而实训产品的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是实现产学结合的连接点。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基本情况,针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实践教学要加强校企合作,引入社会产品,引进工厂管理制度。这样的实训教学,学生不仅练习了实际操作基本技能,而且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99.
阐述了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获得的概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原理,系统研究了义务教育机会获得影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分层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城乡结构、单位性质、民族类别及性别属性的制度性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中职业职务、工作财产、教育投入、人际关系、政治面貌及宗教信仰的先赋性因素显著性呈现递增的趋势,进而累积在义务教育资本周转后的后致性因素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0.
从写作思维和写作心理的角度分析写作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失语”现象。在提高写作素质、增强有效性写作的前提下,从写作的构思过程、心理要求和技术性操作等方面给出解决写作失语问题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