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1.
目的:通过观察低氧运动前、后白细胞凋亡与计数的变化,探讨低氧运动对白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8名男子摔跤运动员在氧浓度为15.4%(相当于海拔2 500 m高度)的低氧环境进行75%VO2max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1 h,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取静脉血(EDTA抗凝)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和活细胞百分比,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急性低氧运动后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性增加(P<0.01),分别从6.59±1.44增至10.64±2.97,2.16±0.69增至3.86±1.09;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从11.17%±2.65%增至18.84%±3.05%,活细胞百分比从88.37%±2.70%下降至85.67%±3.02%,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低氧运动可导致机体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和活细胞等比例变比.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住低训(HiLo)提高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的效果。将14名国家男子橄榄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HiLo组(n=8)和LoLo组(n=6),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HiLo组每晚在O2浓度为14.7%的实验室居住10h。每周除正常训练外,还有3次30min在O2浓度为15.4%、强度为个体72%V.O2max的功率自行车运动。LoLo组的训练方案与HiLo组相同,但没有低氧居住和低氧运动。每周3次的3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在常氧环境下进行,强度为个体80%V.O2max。结果表明,HiLo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12min跑成绩明显提高;对4种距离折返跑时间、球门折返跑等无氧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对Hb等血象指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以保持运动员正常的Hb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简要论述了情感教学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滑冰课教学中,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如何运用情感教学艺术进行滑冰课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单板U场地滑雪队在经历2次冬奥会实践之后,深刻认识到对项目特点规律进行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性。为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比赛,本文在中国单板U场地滑雪项目近10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竞赛规则、主要供能系统、技术动作结构、训练实践等几方面对项目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把该项目竞赛的制胜因素概括为"高、稳、难、新、美"。  相似文献   
15.
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肌红蛋白基因第2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A79G)和(T109C)的分布频率。结果显示,基因型频率为:A-T/A-T=0.52,A-T/G-C=0.41,G-C/G-C=0.07;等位基因频率为:A-T=0.72,G-C=0.28,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与中国西藏藏族人群79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79A等位基因频率为0.72,显著高于西藏藏族人群(0.51,P〈0.01)。提示:79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可能能反映不同人群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耐力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与ACE基因I/D(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联性,为长跑运动员基因选材提供标准与实验方法.方法测定102名北方汉族新兵,经18周的5 km跑耐力训练前后最大耗氧量((V)O2max)和通气无氧阈(VT),并应用PCR-AFLP方法检测其ACE基因I/D多态,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结果ID型和II型的(V)O2max变化率(△%)显著高于DD型(P<0.05);△VT时O2的变化率(△%)在基因型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II型的变化显著高于DD型(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与耐力训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有一定关联.其中,I等位基因在(V)O2max和VT的训练敏感性方面具有较明显的遗传优势,而II基因型携带者对VT的耐力训练可能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足球教学,繁荣校园文化,增进高校综合影响力,高校足球俱乐部成为一种值得借鉴的体育运动形式载体。研究高校足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从确立组建高校足球俱乐部的目的与任务,探索建立高校足球俱乐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式,健全高校足球俱乐部的日常活动与管理入手,以期为足球俱乐部在高校中的推广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胡扬  包大鹏 《体育科学》2007,27(11):F0003-F0003
研究表明,运动可促使血管生成,其调控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的移行、分化和增殖,微型管的形成与细胞外基质的退化等。此外,振动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手段已经收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振动训练不仅可以显著增长肌肉最大力量,而且,对于血液流动的外周总阻力也有较大影响,如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的切应力增长等。这些可能与血管生成素的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19.
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后人体红细胞形态及变形、积聚能力的变化.在受试者以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小时后,采其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变形指数(TK)、聚集指数(RCA);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测出运动后红细胞压积、变形指数、聚集指数显著增高;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状变为单侧凹陷边缘肿胀的Ⅰ型口形红细胞或凹陷加深另一侧隆起似礼帽状的Ⅱ型口形红细胞.认为75%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可使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压积增高,红细胞失去正常形态,变形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导致有氧运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包大鹏  胡扬  刘刚  席翼  文立  张海霞 《体育科学》2007,27(12):16-19
目的:通过研究KCNA7基因T418M多态性与耐力训练效果之间的关联性,寻找与耐力训练效果相关的分子遗传学标记;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健康男子以95%~105%个体无氧阈强度进行5000m跑训练,每周3次,共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跑节省化;用PCR-RFLP、基因测序方法研究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x^2检验人群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训练前组间差异及训练变化率用ANOVA分析,两两比较采用Post-Hoc检验。结果:发现该多态的CT型受试者跑节省化提高的训练敏感性较CC型和TT型高。结论:KCNA7基因T418M多态可以用作有氧耐力训练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