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将复合式训练应用于中国冰壶国家队运动员的非冰期与冰期衔接阶段中,探讨其优化精英冰壶运动员扫冰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复合式训练分别对备战北京冬奥会的冰壶国家队全体20名运动员实施8周线性周期力量训练,测试训练前、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扫冰推拉压力、扫冰频率以及扫冰绩效值,采用协方差分析测试数据,计算训练效果的组间效应量(d)。结果:相对于常规力量训练,复合式训练更能提高国家队冰壶运动员的扫冰推出压力峰值、拉回压力均值/峰值、扫冰频率、扫冰绩效值(d=0.9~2.8),但改善扫冰推出压力均值的效果较小(d<0.2)。结论:复合式训练比常规力量训练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精英冰壶运动员的最大扫冰推出压力、扫冰拉回压力以及扫冰频率,从而优化扫冰绩效值。  相似文献   
22.
包大鹏  胡扬  何家林  周俊鸿  张珏  陈岩 《体育科学》2012,32(7):18-21,38
目的:现代五项实施"跑射联项"新规则后彻底改变了原有射击比赛的制胜规律,使原有气手枪慢射改变为跑步后速射,跑步对于运动员重心变化的影响将决定着运动员的射击命中率。采用复杂度分析方法剖析"跑射联项"后运动员重心变化对于射击命中率的影响,进而提出最佳重心摆动模式。方法:模拟"跑射联项"过程,测试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及1 000m跑后瞄区变化轨迹,同时测试重心摆动。对运动前、后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齐)和秩和检验(方差不齐)来衡量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同时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复杂度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来探讨重心变化的特征,以及其同射击命中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 000m跑后运动员身体系统的复杂度同平静状态下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运动前、后重心变化与其射击的命中率变的Pearson相关系数高达0.78,说明重心与运动员的命中率相关;重心轨迹变化呈现三类典型结果,即前后一字式、水平一字式和散点式,3种类型的优劣排序是前后一字式优于水平一字式优于散点式。结论: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相关知识发现了运动员运动后身体系统的复杂度同运动前相比显著性升高,而其变化的程度可能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关。同时,运动员在运动后命中率的显著下降同其运动后重心的变化有很高的相关性,并且重心的变化分为三种类型,是有一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23.
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温哥华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运动员的难度战术运用.主要结论:11名女子运动员中有8人、12名男子运动员中有3人实施了加难战术,近80%运动员的分数得到提高;男子组冠军肖恩·怀特挑战“后刃起飞空翻两周+转体540°抓板”最高难度,成功卫冕;女子组冠军布莱特在第一轮滑行失败的形势下,第二轮大胆完成创新难度动作“反脚后刃起飞空翻一周+转体360°抓板”从而一举夺冠;我国女子运动员虽已具备冲击奖牌的竞技实力,但还缺乏动作难度优势.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动作难度,积蓄“难度储备”,重视体能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的5个编码基因(PPP3CA、PPP3CB、PPP3CC、PPP3R1和PPP3R2)的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脏功能表型的初始值及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方法:102名无训练史的青年健康男子完成18周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前后的安静、次最大负荷(50W、100W和150W)下及恢复期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采用PCR-RFLP和MALDI-TOF MS对多态性进行分型,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进行多重比较的修正.结果:1)rs3763679(PPP3CA)与安静时的心率初始值关联; 2)rs1879793、rs1075534、rs7430、rs2461483和 rs10108011(PPP3CC) 与恢复期的每搏量或/和心输出量的训练敏感性关联;3) rs1407877(PPP3R2) 与次最大负荷(50W)下的射血分数的训练敏感性关联.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基因多态性可能部分解释心脏功能指标的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旨在探讨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的视觉特征及神经肌肉疲劳对其视觉特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VR眼动仪分别采集24名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前和训练后完成实验任务(追踪移动目标)与对照任务(无移动目标)时的眼动信息,测试持续42个训练日,共完成655人次测试;通过下蹲跳(CMJ)测试评价受试者训练后是否出现神经肌肉疲劳,最终筛选出44人次因训练产生神经肌肉疲劳的受试者的眼动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任务相比,受试者完成实验任务时瞳孔直径显著缩小,总注视次数显著减少;与非疲劳状态相比,神经肌肉疲劳状态下受试者完成实验任务时瞳孔直径显著增大,眼跳速度显著加快,平均注视时长显著加长。结论: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提取信息相对容易,仅需较少的注意力即可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出现神经肌肉疲劳后,跆拳道运动员追踪移动目标时瞳孔直径显著增大,对有效信息的敏感度降低、提取视觉信息的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26.
探索当前适合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滑冰课差别化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高校滑冰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急性常氧运动后低氧暴露对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低氧暴露对急性常氧运动后机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对8名男性受试者以75%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 h后,分别在低氧(15.4%O2)和常氧环境中休息30 min,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 min红细胞和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光苷肽(GSH)的含量.结果显示:运动后即刻,红细胞MDA和血清GSH含量较运动前有显著升高,血清MDA、SOD和红细胞SOD无显著变化;运动后常氧恢复30 min,红细胞MDA还处于高水平,但GSH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运动后低氧30 min恢复,红细胞MDA和血清GSH还是高于运动前水平,且血清GSH较运动后即刻还要高.结论:常氧运动后低氧暴露不利于体内自由基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教练员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练员是运动队伍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运动项目发展的人力基础,由于现代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教练员的素质、教学及训练水平,是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一只高水平的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教练员队伍已成为推动项目整体发展的关键。对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教练员队伍的分布、年龄、学历结构及执教年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求找出项目发展初期在教练员队伍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
胡扬  包大鹏 《体育科学》2006,26(8):96-96
在非外伤运动性猝死,尤其是在青少年运动员中,遗传性心源性猝死所占比例超过90%。“长QT综合症”(prolonged QT syndromes,LQTS)和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最常见的两个因素。由于上述疾病缺乏明显的临床征兆,往往是以晕厥和猝死作为首发的临床症状。因此,通常的体格检查和物理检查甚至包括一些精细的实验室检查都很难诊断出来。早期诊断对于该病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运动性心源猝死的预诊断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编码基因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应用case-control实验设计,分析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123名优秀耐力运动员和125名对照组的分布特征。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初步分析关联多态性的功能意义。结果:1)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与对照组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的位点有11个,但经过多重比较的修正后达到显著差异(P<0.01)的仅有2个。2)PPP3 CArs3804358 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优秀运动员组(17%)显著高于对照组(8%)(P=0.003),而PPP3 CB rs3763679 T等位基因在优秀运动员组(23%)显著低于对照组(37%)。3)携带rs3804358 C或rs3763679 C等位基因的报告基因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相应的携带rs3804358 G或rs3763679 T等位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结论:rs3804358和rs3763679多态性与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并且这2个多态性影响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