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数一数二”,就会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报业市场中,处于前两位的报纸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但处于第三位甚至更后的位次往往就很难发展了。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北京“西部阳光行动”与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西部农村教育论坛”。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就西部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作了主题演讲。许多看法引起了参会者的强烈共鸣,我作为一名师范人,也生发了一些关于西部农村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用电话采访,盯着荧屏写稿,未免有“不深入”之嫌,然而,新民晚报记者徐世平与女排名将郎平之间的一段“误会”恰恰表明,此类采访方式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排斥。徐世平在《我多次采访郎平,郎平却不认得我》(本刊1991年第11期)一文中透露,郎平每次接受他采访都主动向他问起徐世平,但她总以为徐世平是位“名记者”,弄得“小记者”徐世平有口难辩。  相似文献   
14.
有人惊呼报纸“寒冬论”,有人认为网络传媒最终将淘汰纸质传媒,这虽然有些片面,但也确实值得报界人士深思:如何突破网络等新媒  相似文献   
15.
高明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该学的变为学生自己想学的,这样教学效果就好。办报亦然,如果能将群众“应知”的化为“欲知”的,宣传效果就会好得多。理性的“应知”不等于普遍的“欲知”“应知”和“欲知”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说:“所谓‘欲知’,就是群众所关心的事物,这是从群众出发;所谓‘应知’,这是从领导的角度考虑,群众应该知道的事物”。显然,由于领导有领导考虑的角度,群众有群众关心的事物,“应知”和“欲知”是存有差异的。一篇稿子、一个版面、一张报纸,要让上下两头叫好,领导和群众都满意,的确很不容易。许多事情,领导想让群众知道,群众也应该知道,但如果硬  相似文献   
16.
吴小钢 《甘肃教育》2014,(11):95-96
正人生品质与幸福取决于"相遇"怎样的人?与一位科学家朋友聊天,谈到"相遇"与成功的问题时,朋友扳着手指,向我列举成功道路上助过他一臂之力的贵人:高中的班主任列于榜首,他说如果当年没有这位贵人,就没有他的今天。那年高考落榜,正是这位班主任,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说服父亲让他返校补习。第二年,他终于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从此,他走出了闭塞的大山,成就了他成为一名科  相似文献   
17.
《荷花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兰州师范学校王毓新吴小钢教材分析一、主题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问题,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人教版《自学辅导》书指出,《荷花淀》“表现了根据地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认...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我们金华日报社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是浙江省11家地市报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报社;在此之前揭晓的两年一度的浙江省报纸质量评比中,金华日报和金华晚报双双被评为省级优秀报纸,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报社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而不断深化报社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国师范教育由中专、大专、本科三级向两级和一级转轨,甚至达到师范培养的新三级(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绝大部分省市分步骤、分层次的转轨工作已基本完成。无论是采用什幺形式的转轨,都已取得了小学教师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面对这一形势,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还应该给一线教师提供发展平台,给老师更多的发展机遇,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层面的智慧变革,丰富每位一线教师的职业内涵,使他们的工作更具技术含量,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同时,也使他们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化工作,获得职业尊严。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机械式的"满堂灌",使得教师的智慧越来越被压制,课堂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拼时间和体力的简单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