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2003年是扩招后的第一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是212万人,增幅达46%.而我校本科生的增幅是130.34%,专科生的增幅是754%.作为一所以教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就业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今天,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5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等级观念、科学技术、政治追求作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意识形态都强有力地影响着高职教育的生存状态、教育定位。为此,高职教育应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在更深层次上避免“只要技能不要人”的教育误区,从自我意识上趋走“次等教育”的阴影,重新树立起劳动者主人翁的意识。  相似文献   
53.
当前幼儿师范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立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个性差异和学习的内容,灵活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4.
交际教学法是在基于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本文通过交际教学法在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肯定了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指出了交际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本文针对在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进行了网络环境下听力策略的调查分析及训练,较为系统的了解学生英语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及听力策略的使用对听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后听力策略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听力效果。在分析得出数据和结论的同时,提出几点听力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科技不断地发展,在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中已变成一个日常用品,大部分学生主要用手机上QQ、发微博、玩游戏、看视频等。教师要善用学生对这些科技的强烈兴奋感,以科技作为内容或手段,采用辩论探究法、游戏教学法、视频导学法、角色转换法等新型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更富趣味性,让课程学习更为高效,让学生更能主动吸收知识。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产业体制和传播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海西红色旅游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海西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市场战略方面,二是品牌传播方面。从而解决了以下问题:使海西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形成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红色旅游的生命周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58.
为了给企业制定专利战略提供整体思路,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权主体和专利的申请、批准、复审和宣告无效等方面的规定,以及专利权的时限性与地域性特点,从企业本身如何实施专利及如何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两个角度,论述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59.
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十分重要。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以劳动为载体,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论证了劳动教育对小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影响,强调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创新策略,为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对于推动我国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0.
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集中体现了他的亚洲秩序思想。章太炎的亚洲秩序构建旨在通过中印文化联合,消解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重建以文化为标准的亚洲地区秩序。章太炎主张在革命主体建设层面,中、印应互为镜鉴,联合革命以共同保卫亚洲。在政治哲学维度上,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指向一种作为亚洲秩序变革动力的革命道德说。章太炎的中印联合思想超越了民族国家层面的革命互相支援,指向文明体系之间的文化上的互相促进。章太炎的印度志士论是一种包蕴以“道德”“文化”替代“种族”“地缘”的地区秩序构建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